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于2013年5~6月对江苏省如东潮间带表层沉积物重金属(Cr、Ni、Cu、Zn、Pb、As、Hg、Cd)含量及其污染进行了调查,并采用地质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如东潮间带表层沉积物Cr、Ni、Cu、Zn、Pb、As、Hg、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8.84、21.80、10.55、47.79、16.04、6.58、0.013、0.072 mg/kg;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Cr、As、Cu和Hg整体表现为无污染,Cd、Pb、Ni、Zn主要表现为轻度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域重金属元素的潜在危害程度大小顺序为CdHgAsPbNiCuCrZn,采样区域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轻微,总体上讲,该研究区未受到明显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2.
典型滩涂围垦区土壤化学性质的短期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滩涂围垦后土壤化学性质发生快速的变化,揭示其演变规律可以为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浙江省慈溪市东部滩涂围垦区为研究对象,用网格法采集滩涂沉积物和围垦区土壤样品,研究不同围垦年限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主要化学性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围垦后土壤盐分含量经过急剧和缓慢降低两个阶段后,40年后趋于稳定。土壤p H在不断降低之后,和盐分含量水平一样,已适合多数作物的种植。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等养分相关指标在围垦后保持上升趋势。有机质含量在围垦30年后增速趋缓,目前仍处于较缺乏水平。土壤全氮保持持续增加趋势,但仍处于氮素缺乏状态,需要适当加大投入。土壤磷素供应能力已基本满足作物生长需求,未来只需在作物生长季节少量施用磷肥,保持磷素的输入/输出平衡。围垦初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指标的影响明显,水田的脱盐效果最好,旱地土壤的肥力最高。而围垦超过40年的垦区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的土壤质量指标差异较小,各种农业种植方式都有利于围垦土壤的熟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含水率和聚丙烯酰胺(PAM)分子量对重构铁尾矿砂抗剪强度的影响,为铁尾矿砂的边坡稳定和矿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重塑铁尾矿砂开展抗剪强度试验,根据掺土率设置5种土壤(T)和尾矿砂(S)的重构模式,包括S(0),S3T1(25%T),S1T1(50%T),S1T3(75%T)和T(100%);每种重构模式设置两个含水率水平(15%,20%),两个聚丙烯酰胺分子量水平(3.00×10~6,6.00×10~6 Da)和3个紧实状态(疏松、偏紧、致密)。[结果](1)在同一紧实状态下,随含水率的升高,5种重构模式的内摩擦角、黏聚力和抗剪强度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在同一含水率水平下,随着紧实度的增加,5种重构模式的内摩擦角、黏聚力、抗剪强度整体呈上升的趋势;(3)PAM能有效提高重构铁尾矿砂的抗剪强度,且随着分子量增加,抗剪强度增幅减小;(5)5种重构模式中添加3.00×10~6 Da分子量的PAM,S3T  相似文献   
4.
低温对椰心叶甲成虫体内几种抗寒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昆虫的抗寒性与其体内抗寒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以短时低温处理椰心叶甲成虫,并以正常饲养的为对照,研究低温对虫体自由水、糖类(总糖、海藻糖、糖原)、甘油、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温诱导处理后椰心叶甲成虫自由水含量急剧下降,由67.10%下降到45.11%,总糖含量略微下降,由19.82 μg/mg下降到18.00 μg/mg;而海藻糖、糖原、甘油、脂肪4种物质大量积累,其中,海藻糖由3.22 μg/mg上升到5.88 μg/mg,糖原由1.12 μg/mg上升到4.46μg/mg,甘油由11.45 μg/mg上升到15.10 μg/mg,脂肪由6.43%上升到8.14%.说明椰心叶甲对低温具有一定的应答反应,虫体抗寒物质应答系统为:海藻糖-糖原-甘油-脂肪,虫体有一定的耐寒性.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两种不同通风方式对高大平房仓内玉米储藏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玉米储藏期间真菌毒素含量的变化,对两种通风方式进行优选,并分析了生霉粒含量与真菌毒素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散养草鸡在夏秋季节易暴发禽霍乱病,如果同时感染组织滴虫病,死亡率会进一步增加,只有采取综合针对性治疗和预防措施,才能有较好的疗效。笔者介绍了一例散养草鸡鸡霍乱并发组织滴虫病的诊治体会,以期引起养殖者的重视,及时有效控制禽霍乱病的发生,减少养殖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间歇降雨对铁尾砂重构坡面侵蚀水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土高原夏季降雨集中且多暴雨,铁尾矿砂自身结构松散,堆存坡度大,雨季通常遭受多次暴雨侵蚀,严重限制植被恢复。为有效减少铁尾矿的水土流失,促进生态恢复,在干排铁尾矿砂中添加不同比例土壤和菌糠,形成6种重构坡面:松散铁尾矿砂(LT),结壳铁尾矿砂(CT),铁尾矿砂与菌糠混合物(TM),铁尾矿砂、菌糠和土壤混合物(TSM),铁尾矿砂和土壤混合物(TS),纯土(S)。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技术,研究重构坡面在间歇性降雨下的侵蚀特征和水动力因素。结果表明:1)随降雨场次增加,6种坡面的产流率均持续增大,而产沙率表现出明显的分异:LT、CT和TS产沙率持续增大,表现为高产沙型,TS、TSM和S产沙率整体上是先增加后减少,表现为低产沙型;2)随降雨场次增加,6种坡面侵蚀形态也出现分异,可分为2类:LT和CT和TS坡面侵蚀形态严重,细沟发展快,演化为宽深比较小的细沟;TM和TSM和S坡面侵蚀形态轻微,细沟发展缓慢,S坡面演化为宽深比较大的细沟,TM和TSM坡面细沟很少,多为均匀分布的菌糠小坑穴。据此表征坡面侵蚀微地形变化的沟壑面积和地形起伏度,随降雨场次增加持续增大;沟壑密度则随降雨场次先急剧增加,随后由于沟壑形态差异,部分坡面减少;3)6种坡面的坡面流流型均为层流,流态大多为急流;随降雨场次增加,流速、水流功率整体表现为增大的趋势,径流剪切力无明显趋势,阻力系数、曼宁粗糙系数表现出减小的趋势;除径流剪切力,不同降雨场次间水动力学特征差异显著(P0.05)。6种坡面侵蚀产流产沙可用对数、线性或幂函数较好地模拟。纯尾矿砂坡面侵蚀最为严重,坡面覆土具有明显的减流效果,但添加菌糠的减沙效果最好,因此对于土源缺乏的铁尾矿砂复垦区,同时添加菌糠和土壤可以有效减少侵蚀,易于植被修复。  相似文献   
8.
何岩  于治宇  张徐 《粮食储藏》2012,41(5):48-51
按GB/T5009.11-2003《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无机砷测定中第二法银盐法要求对稻谷中无机砷的含量进行检测,并评定了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发现最终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来自于标准曲线引入的不确定度和重复性实验引入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