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FD6可产生多种抗菌物质,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生长都有抑制作用。将FD6菌株感应激酶gacS基因部分保守区片段克隆到自杀载体中得到质粒pBS-S,将该质粒电击转化到FD6菌株中,利用同源重组构建了gacS基因插入突变体。经测定该突变体不产生抗生素硝吡咯菌素、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藤黄绿脓菌素、蛋白酶和氢氰酸,与野生型菌株相比形成生物膜和嗜铁素能力显著降低,并且丧失了对番茄灰霉病防病能力。gacS基因互补试验结果表明,gacS基因表达可恢复产生次生抗菌物质的能力,且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与野生型菌株接近。由此证明,gacS基因是影响拮抗细菌FD6抗生素产生和对病害抑制能力的重要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3.
大白菜是我国主栽的蔬菜作物之一,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育种手段的不断更新,大白菜品种适应了周年生产需要。每年9-10月是秋季蔬菜生产的淡季,蔬菜供应量不足,此时种植秋早熟大白菜,生长周期短,经济收益高,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但由于其生长季节内气候炎热、多雨,前期易得病毒病及干烧心病,结球期易得软腐病,且生长季内害虫严重,因此须加强管理,才能获得优质高产的大白菜。  相似文献   
4.
玉米粗缩病,该病可称为玉米的"癌症",今年山东各地又大面积发生。据分析,全省因玉米粗缩病造成的减产可达1.7亿公斤,直接经济损失2.4亿元。据了解,玉米粗缩病的大发生给种子经营单位带来了诸多麻烦和问题。因为不少农民朋友把玉米粗缩病造成  相似文献   
5.
利用大白菜抗根肿病基因CRa和CRb分子标记(SC2930和KBr H129J18R)引物组,对78份大白菜材料进行抗根肿病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在这78份材料中,有34份材料含有SC2930-T(CRa抗病标记)标记,其中杂合抗病位点材料17份,纯合抗病位点材料17份。有37份材料含有KBr H129J18R抗病标记,其中纯合抗病位点材料15份,杂合抗病位点材料22份。有20份材料不含有CRa和CRb所对应的抗病标记,23份材料含有2个抗病标记。该研究初步明确了78份参试大白菜材料所含抗根肿病基因CRa和CRb类型,为大白菜抗根肿病育种提供材料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6.
移栽入温室中的小白菜采种株,开始结荚后出现白色疱斑,后出现白色粉末,经鉴定为卵菌引起的白锈病。该菌在0~25℃下均可萌发,菌丝体随采种株根系土壤生存于温室内,由于环境适宜引发白锈病发生。该病防治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结合为佳。  相似文献   
7.
13份来自不同地区的春结球白菜品种露地春播,小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04春12和04春5产量最高,结球紧实,早熟性好,耐抽薹,抗性强,适合当地春季栽培;春丰王和琴萌春王6号丰产性差且冬性弱;四季王、阳春大白和庆春产量低;健春产量高但生育期长;阳春结球和对照强势小黑点病严重,不宜作出口加工品种。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山西省农户调查的微观数据,分析了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和外出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教育年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外出劳动力所从事的职业、行业、就业地点、就业时间和外出收入,非正规教育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劳动力的外出收入。  相似文献   
9.
胶东半岛地处黄海之滨,生产的大白菜以质优味美闻名于世,近年来对日本、韩国的出口日益增加,当地农户利用大棚加扣小拱棚等技术进行春大白菜的生产,4月上中旬上市可获得较高收益。由于早春气温低,在大白菜上常发生的软腐病、霜霉病和病毒病发生较少,但近几年来黑斑病的发生却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大白菜的品质及产量,其危害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分离自小麦全蚀病自然衰退土壤、可防治多种土传病害的荧光假单胞杆菌2P24菌株的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合成基因突变体、GacS/GacA双因子调控系统突变体,以及PcoR-PcoI群体感应系统的突变体菌株在植物根围定殖能力和防病效果。结果表明,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生物合成突变体不影响菌株在植物根部的定殖;GacS/GacA双因子调控系统中任一因子的突变菌株和pcoI^-突变菌株显著降低了菌株在植物根部的定殖能力。温室病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与野生菌2P24相比,phlD^-,gacS^-,gacA^-,pcoI^-突变体对小麦全蚀病和番茄青枯病生防效果均显著降低;而相应的互补菌株生防效果恢复到野生型的水平。结合前期工作结果,我们推测GacS/GacA双因子调控系统和QS系统在2P24菌株定殖和防病过程的信号传递上形成级联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