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在山西同朔地区沙棘木上采集到野生嗜蓝孢孔菌属一新菌(Fomitiporia yanbeiensis),并筛选出适宜不同碳源的母种菌株株系及适宜不同主料产区的原种菌株株系,为母种和原种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形态学特征、分子系统发育、组织分离培养等研究方法对该菌株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并以葡萄糖、玉米粉、可溶性淀粉为碳源培养母种菌株,以小麦、玉米、小米为主料培养原种菌株。[结果]Fomitiporia yanbeiensis在3种碳源的母种培养基中均能生长,以玉米粉为碳源时菌丝平均生长速度最快,为2.22mm·d-1,其次是葡萄糖,为2.12mm·d-1,第三是可溶性淀粉,为2.05mm·d-1。其中1号菌株在玉米粉培养基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2.27mm·d-1)且菌丝长势最强(+++);在葡萄糖培养基中,5号菌丝生长速度最快(2.17mm·d-1)且菌丝长势最强(+++);而在可溶性淀粉培养基中,6号菌丝生长速度最快(2.12mm·d-1)且菌丝长势最强(+++)。在小麦、玉米和小米三种原种培养基中,接种后30d和45d时,满袋率及平均满袋率最高为玉米培养基,其次是小麦培养基,第三是小米培养基。在玉米培养基中,1号菌株的满袋率最高,而小麦和小米培养基中,6号的满袋率最高。[结论]Fomitiporia yanbeiensis可确定为嗜蓝孢孔菌属的一个新种。筛选出适宜玉米粉培养的母种菌株为1号,适宜可溶性淀粉培养的为6号菌株,适宜葡萄糖培养的为5号菌株。适宜玉米培养的原种菌株为1号,适宜小麦和小米培养的均为6号菌株。  相似文献   
3.
尿素增强烯草酮胁迫下紫苏幼苗耐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烯草酮与尿素处理对紫苏生长的影响,阐明尿素对紫苏在烯草酮胁迫下耐性的调节效应。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紫苏六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尿素(0、1、2、4和 8 g/L)和24%烯草酮乳油(0、0.67、1.33、2.66和 3.99 mL/L),分析其对紫苏生长、光合特性、抗逆性指标、杂草防效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烯草酮抑制紫苏幼苗生长,降低光合特性,使丙二醛积累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随其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1~4 g/L浓度的尿素处理则促进生长,并提高了光合特性;8 g/L的尿素处理效果相反。1~4 g/L的尿素和不同浓度的烯草酮先后处理,比单施烯草酮处理的效果好,A组(先喷施尿素后喷施烯草酮)的C1N3(4 g/L尿素,0.67 ml/L烯草酮)处理可使现蕾期产量和子粒产量比单独施用烯草酮增产13.94 %和10.54 %,株防效提高11%。表明在紫苏六叶期先喷施4 g/L的尿素再喷施0.67 mL/L 的烯草酮,能显著提高紫苏幼苗在烯草酮胁迫下的耐性,提高幼苗净光合速率,促进植株生长,这些效应与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有关;该施药模式具有提高防效,安全高产等特点,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香菇注水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水温、注水量以及腐殖酸钾添加量对香菇出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的注水温度可以缩短香菇原基形成时间,注水量增多会延长香菇原基形成时间并减少菇蕾发生量,添加一定量的腐殖酸钾也能减少菇蕾发生量,但对原基形成时间影响不明显.在各处理中,注入含有0.05%腐殖酸钾,...  相似文献   
5.
基于16S rRNA基因的7种乳酸杆菌的分子系统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种乳酸菌的16S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进行序列比对后,以清酒乳杆菌为外组群,运用MEGA2.0和Tree-Przz5.0遗传分析软件以邻接法(NJ)、最大简约法(MP)和最大似然法(ML)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4种乳酸菌(类干酪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戊糖乳杆菌)为一支系,另外3种(类植物乳杆菌、弯曲乳杆菌、草乳杆菌)构成另一支系,这两个支系又互为姊妹群。结果还显示,乳酸菌高级分类单元(超科及以上分类阶元)的系统发生与现行形态分类体系间存在明显的分歧。  相似文献   
6.
除草剂对黄芩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黄芩幼苗期喷施骠马、精喹禾灵、收乐通、烟嘧磺隆和世玛等除草剂。研究了5种除草剂对黄芩幼苗光合作用相关的叶绿素、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以及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按5种除草剂的推荐浓度处理后,叶绿素含量与CK相比分别下降了12.29%、14.29%、5.44%、27%、40.53%;净光合速率分别下降了11.68%、17.32%、16.5%、40.1%、52.5%;而荧光参数则表现出喷施骠马、精喹禾灵、收乐通后各项指标下降或升高的幅度小于喷施烟嘧磺隆、世玛各项指标的变化。除草剂对黄芩叶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即除草剂剂量越大,对黄芩叶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就越明显。由此得出结论:骠马、精喹禾灵、收乐通推荐剂量0.75kg.hm-2、0.6kg.hm-2、0.6kg.hm-2是比较安全的,而烟嘧磺隆、世玛推荐剂量1.52kg.hm-2、0.35kg.hm-2已对黄芩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7.
花蕾期喷施克阔乐对罂粟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初步研究了克阔乐用于防除罂粟的效果。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在罂粟花蕾期喷施24%的克阔乐,研究其对罂粟叶片光合特性(photosynthesisi traits)、叶绿素含量(chlorophyll content)、相对含水量(relative water con-tent)、细胞质膜相对透性(plasma membrane permeability)和脯氨酸含量(proline content)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细胞相对含水量(RWC)和叶绿素含量(CCI)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胞间CO2浓度(Ci)、脯氨酸含量(PC)和相对透性表现为升高的趋势。其中0.5 mL.L-1、1.0 mL.L-1和2.0 mL.L-1处理对植株的影响不明显,4.0 mL.L-1处理后Pn和Tr与对照相比显著减小,植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萎蔫,8.0 mL.L-1处理后各指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且植株严重萎蔫枯死。花蕾期喷施4.0 mL.L-1的24%克阔乐乳剂可高效快速杀灭原植物罂粟。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研究一种节能、省时、高效的甘薯叶中多糖的提取方法〔方法以甘薯叶提取液中粗多糖得率为 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佳提取条件〔结果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甘薯叶中多糖,正交实验确定其最佳提取 工艺为:料液比1:40,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75℃,超声功率400 W〔在此最佳条件卜甘薯叶中多糖的得率均 值可达7.400Ic、结论优选出的提取条件可迅速高效的提取甘薯叶中多糖、  相似文献   
9.
食用玫瑰在北京市延庆区已引进并栽培了10年,已成为带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花卉产业之一。本文概述了北京市延庆区食用玫瑰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扦插育苗、定植、水肥管理、整枝、采收、干花蕾加工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规范山区食用玫瑰种植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充分发挥猪苓资源优势,开发猪苓的自然生态立体栽培体系,提高猪苓生产的种植效益和经济收益。方法:在森林中地下栽培蜜环菌伴生猪苓,地表种植党参,建立空林木,地表党参、地下蜜环菌伴生猪苓的生产体系,同时收获林木果实、党参药材、猪苓药用菌。结果:采用这种生产模式,猪苓、党参生产经济效益大大提高,所产苓核个大结实,色泽乌黑光亮,培性状优良,每亩林地综合经济收益提高15%。结论:采用猪苓、党参套种栽培,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林下经济效益最大化,把保护自然生态和发展地方经济相结合,为猪苓产业的持续良性发展创建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