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为进一步认识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及其生态效益,以喀斯特高原山地石漠化典型区贵州毕节石桥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流域的土壤物理特性和植被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机械组成直接影响径流区土壤的渗透能力,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水稳定性能相差较显著;土壤容重、持水率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表现在土壤容重均较低,土壤结构较为疏松,依次是灌草丛地<(陡坡地)退耕还林地<缓坡耕地;植被覆盖的多少与水土流失的变化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土壤侵蚀量与植被覆盖度在α=0.05水平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779,0.853,植被覆盖度愈大,侵蚀愈弱.喀斯特高原山地水土流失因素与土壤物理性质有着最直接、最敏感的相关性,以植被恢复及控制人为干扰来减少水土流失效果最佳,生态效益能实现最大化.该研究成果必将对同类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起到积极作用,为喀斯特山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退化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动物在揭示生态系统退化程度和生态恢复中具有重要作用, 退化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研究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生态退化导致土壤动物数量减少、物种多样性降低, 而土壤动物丧失使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受阻。通过利用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改变来指示生态退化进程和凭借土壤动物强大的修复能力对退化土壤进行治理将是有益的探索。退化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扩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典型喀斯特生态治理区并以喀斯特高原盆地为代表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在2009年8月对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和羊昌洞2个研究区的灌草丛、玉米地、经果林、荒地、退耕地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取样以研究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共获得土壤动物1 606只,隶属3门11纲23目;分析了土壤动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及结构。从总体上看,常见类群为鞘翅目幼虫、鞘翅目成虫、双尾目、双翅目幼虫、膜翅目;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弹尾目和近孔寡毛目。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所拾取的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分布看:灌草丛退耕地经果林玉米地荒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动物的常见种类和优势种类有所不同,结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