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9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新水土保持法实施后,榆林市榆阳区水土保持检查监督站对过去的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实际,提出"抓二书,把三关"的新执法理念和水土保持监督工作重点。新执法理念推行3年多来,在维护法律权威、落实法律责任、提高执法水平、提升执法效率、树立良好执法形象等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黄丘区小城镇中的水土流失成因复杂,治理困难,对当地经济和人员安全有不容小觑的威胁,因此要按照保障公共安全的标准实施小城镇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小城镇水土保持既要在遵循自然水土流失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又要按照城市建设标准落实措施,把水土保持的蓄截拦排挡护功能融入小城镇的山水园林路居中。还分析了小城镇建设中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探讨了黄丘区小城镇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3.
榆林市榆阳区的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大致经历了执法试点(1989—1997年)、规范化建设(1998—2010年)、能力建设(2011年以后)3个发展阶段。分析了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监督执法工作发展对策,具体有提高监督执法人员素质、优化监督管理程序和借助上级的资源以带动全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4.
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兴建煤矿,工业场地一般建设在黄土梁峁山坡中下部,对人工再塑地貌后修筑的工业场地中的雨水径流和工业场地上游梁峁山坡区域产生的洪水径流进行管理,是人居环境、生产生活设施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也是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煤矿有效利用雨水的必要途径.麻地梁煤矿工业场地雨水管理工程在充分考虑煤矿工业场地主体功能、景观构...  相似文献   
5.
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策略与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土保持法明确了"预防保护"在水土保持决策中的先导地位,然而在目前的国土资源利用机制下,实现预防保护之路仍很漫长。从保护原生态植被、用经济杠杆保护土壤植被生态环境、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等方面探讨了水土保持预防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1960—2010年窟野河年径流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窟野河把口站温家川水文站1960—2010年的水文资料,应用Kendall秩相关系数、R/S分析法、小波分析、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等多种数值统计方法,分析了窟野河径流量年际变化特征及趋势,以及降雨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960—2010年窟野河径流量呈现显著递减趋势,递减率为1.358亿m3/10a;Hurst指数为0.533>0.5,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内变化趋势与现在基本相同;51年间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大,1978年之前变化较平稳,1978—2006年显著下降,之后又有所上升;径流量变化受降雨影响较大,但在1978年以后,随着水保措施的实施和煤炭的大规模开采,人类活动成为影响径流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影响大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的因素很多,但管理措施无疑是其中的重要一个。在晋陕蒙接壤地区,大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措施与"三同时"制度的要求相对应,可分设计、施工、验收3个阶段。详细阐述了每个阶段的主要管理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晋陕蒙接壤地区气候多变,地貌复杂,在该地区实施的铁路建设项目一般要横跨多种地形地貌区,加之铁路建设工期长,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比较复杂,若防护不当不仅影响工程建设,而且危及铁路的安全运营。分析了晋陕蒙接壤地区铁路建设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危害,阐述了水土保持在铁路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针对水土流失特点及危害进行了相应的防护措施设计。  相似文献   
9.
河流不仅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还提供了与之相当的运力和安全防护,并能够容纳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黄河作为我国的第二长河、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对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内蒙古黄河流域大部分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广人稀,资源富集,其河道景观建设既要考虑效果,更要考虑实用性。从三种不同的景观构建模式出发,以保护黄河生态为核心、提升黄河景观质量为目的,探讨了内蒙古沿黄地区景观构建的成功经验,以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