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Ca~(2 )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光合机构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Ca2 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光合机构的保护机理,分别用清水和10 mmol/L的CaCl2水溶液预处理灌浆期的小麦叶片,然后进行不同的温度和照光处理,探讨了Ca2 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D1蛋白和PSⅡ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Ca2 有效地调节了高温强光下抗氧化酶SOD、APX的活性,降低了叶片MDA的含量和相对电导率;Ca2 处理维持了较高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较低的原初荧光(Fo),减轻了逆境对光合机构的破坏。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也显示,Ca2 减轻了高温强光对小麦叶片PSⅡ反应中心D1蛋白的破坏。  相似文献   
3.
增施苹果专用肥对苹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对豫西地区富士苹果树增施苹果专用肥,可使树体营养状况有明显提高,果实品质有明显改善,且产量增幅可达6.1%~19.0%。施苹果专用肥时期以当年果实膨大期(6~8月)追施为好。  相似文献   
4.
5.
新乡市土壤养分监测网点1982—2021年监测结果显示,速效钾40年间增加了30.56%,平均每年增加1.1 mg/kg, 2021年速效钾含量达188 mg/kg,显现出了秸秆还田和“补钾工程”的成效。2005—2021年共采集土样14 873个,速效钾含量与土壤质地密切相关,按照砂土、砂壤、轻壤、中壤以上质地,速效钾含量逐渐递升,由89 mg/kg递升至150 mg/kg。各县(市)差异很大,黄河故道面积最大的延津县最低147 mg/kg,具有郇封岭古黄河高滩地的获嘉县最高达255 mg/kg;对小麦、玉米进行增施钾肥试验,1 hm2施K2O 79.2、81.0 kg,平均增产分别为504、420 kg,以钾素含量最低的风沙土、潮土增产效果最好,而含钾量较高的褐土增产效果较差。按照相对产量,建立了一套小麦、玉米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及施肥参数。在小麦生产中,确立了极低、低、中、高4级标准,土壤速效钾含量属于极低、低水平的分别占3%、11%;属于中等水平的占18%;而高水平的则占68%。说明新乡市大部分地区已经属于富钾区,生产中应改变全面补钾的...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帽儿山林场天然白桦林优势生长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龙江省帽儿山实验林场的白桦天然林进行调查,并对优势木进行树干解析,拟合了白桦的树高、材积、胸径和干形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曲线基本呈“S”形,胸高形率的生长曲线呈反“J”形;胸径、材积和胸高形率生长采用Korf方程拟合较好,树高生长采用Gompertz方程拟合程度较好,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可作为白桦树木生长的预估模型。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高峰值分别出现在12 a和21 a,树高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高峰值分别出现在15 a和20 a,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高峰值分别出现在26 a和43 a。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下超高产夏玉米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SOD活性、细胞膜稳定性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种沟施肥+拔节期追氮+大喇叭口期追氮”有利于提高玉米叶片的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 、PSⅡ量子效率(ΦPSII)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 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种沟施肥+拔节期追氮+大喇叭口期追氮”和控释肥这两种施肥方式对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效果较好。控释肥对提高玉米子粒千粒重的效应较大,“种沟施肥+拔节期追氮+大喇叭口期追氮”显著提高玉米子粒产量。为了获得高产,应采用种沟施肥+拔节期追氮+大喇叭口期追氮的施肥方式,而控释肥则有利于简化施肥作业,提高劳动效率。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肥方式对夏玉米碳水化合物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4种不同施肥方式[种沟施肥 (T1) 、种沟施肥+小口期追氮(T2)、种沟施肥+拔节期追氮+大喇叭口期追氮(T3)、控释肥(T4)]对夏玉米碳水化合物代谢中几种关键酶活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所采用的施肥方式中, T3处理不仅有利于提高植株地上部干重、叶面积指数、叶片中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使源端保持较强的同化物供应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子粒蔗糖合成酶和酸性转化酶的活性,有利于库端保持较高的同化物转化能力。该处理产量性状得到改善,获得较高的穗粒数、千粒重和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9.
蒙古栎次生木质部解剖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木材解剖图像分析系统和显微照相的方法对蒙古栎次生木质部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栎的次生木质部由导管、环管管胞、木纤维、木射线及轴向薄壁细胞组成;蒙古栎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树根和树枝的管状分子明显较树干窄小,在分布规律和形态上,也有显著差异。对蒙古栎次生木质部离析发现,蒙古栎为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互列,导管分子类型多为两端具尾,长度大于宽度,这种现象表明蒙古栎在进化过程中是不同步的。  相似文献   
10.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prove effects of NO on oxidative damage and photosynthetic apparatus at filling stage of wheat leaves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irradiance stress.[Method] Yunong 949 was taken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odium nitropprusside (SNP,an exogenous nitric oxide donor) at 0.1 mmol/L on protective enzyme activities, oxidative damage and fluorescence.[Result] The treatment with SNP (at 0.1 mmol/L)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activity of SOD and APX, proline content, decreased the MDA content and relativ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Kept the higher Fv/Fm and lower Fo.[Conclusion] The adaptability of wheat with SNP treatment at 0.1 mmol/L was improved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irradiance str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