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根据保护区自然环境特征和资源状况,结合"有效管理"的理论,从科学合理地设计与管理及实现预定目标3方面对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进行有效管理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2.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有维管植物183科7、52属2、027种,按经济用途可分为27类。提出对12种主要类型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及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泥炭藓湿地是由适应能力强、耐周期性干旱的泥炭藓(Sphagnum)以及草本植物沼泽化形成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湿地类型,也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多分布于湿润多雨的地区[1]。泥炭藓湿地在我国主要集中分布于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若尔盖高原[2]。在亚热带山地,由于受水热条件的限制,泥炭藓湿地有小面积分布。2005年对湖北省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学考察中发现了面积约300hm2的呈斑块状分布的亚热带亚高山泥炭藓湿地,其发现为鄂西山地古地质、古气候及植被变迁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研究样本。目前国内外关于泥炭藓湿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湿地植被研究、泥炭元素分析、泥炭种子和孢粉构成分析、泥炭对古气候及古环境的反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