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1.
利用改良的CTAB方法从柚叶片中提取高质量的DNA。在参考一般RAPD反应程序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试验,确定适合柚PCR扩增程序为:模板DNA15ng,随机引物3.3ng/ul,10*PCR buffer 1ul,dNTP 0.5ul,TaqDNA聚合酶0.25ul(1U),总体积10ul。95℃预热2min,94℃变性30s,35.1℃退火45s,72℃延伸45s,30个循环后72℃延伸8min。  相似文献   
2.
民国初期,安徽桐油产业的兴起是国内与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的产物。在当时的安徽桐油产业格局中,皖南地位突出,为安徽省桐油主要产区。皖南桐油产量较少,但质量尚为优良,不乏市场销路,成为民国时期安徽省外销大宗特产之一,汉口、上海、安庆、芜湖、杭州等处都是皖南桐油的重要集散市场。当时皖南桐油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与问题,如出产量少、制油工艺陈旧、品质不纯、包装不统一、品牌辨识度低、运输困难、成本高、桐农负担过重等。因此,国家及地方政府采取了一些具体的应对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皖南桐油产业的正向发展。民国时期皖南桐油经济的发展虽然有其客观的有利条件,即巨大的国际市场需求,但是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始终是处于一种艰难成长的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3.
旨在解决多年来对黑木耳的食用方式单一,加工利用能力落后的缺点,以期为实现食用菌资源的高值转化,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科学厘清城市与乡村建设用地不同演变模式及其驱动力差异对于统筹城乡土地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江西省为案例区,以城乡建设用地矢量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空间分析和土地利用转移网络等研究方法,定量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显示:(1)江西省城镇用地与农村居民点面积呈现"双增"态势,城镇用地扩张速度快于农村居民点面积增长速度,城镇用地集聚特征明显,农村居民点散乱化特征突出。(2)城乡建设用地增量扩张型区域均占据主导地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变化具有显著地域差异。(3)既有城镇用地性质相对稳固,新增用地来源较为广泛,而新增农村居民点主要来源于耕地。(4)尝试从市场层面和政策层面探究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驱动力差异,发现在城乡土地资源二元化制度安排下,市场力和政策力对城乡建设用地的驱动作用表现出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机交互式判读解译2005年、2010年、2013年3期TM/ETM+遥感影像,提取获得江西省土地利用数据。从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土地利用转移空间特征与方向、土地利用程度等角度对江西省人类活动作用下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2005—2010年、2010—2013年两个时间段,江西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呈现下降趋势,各地类增减变化较为显著;(2)2005年以来,耕地与建设用地、林地3种地类间的转移流在土地转移网络中占主导地位;地类间转移面积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热点区呈片状及散点状分布;(3)总体来看,江西省土地利用程度整体水平普遍提升,土地利用程度综合变化指数区域差异逐步缩小;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变化极值区受政策影响显著,在两个时期内促使了赣北环鄱区、赣南地区土地利用活跃区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水位与典型湿地植物生长之间的相互复杂关系,揭示湿地植物依赖水位变化的生长规律.[方法]通过选择不同月份的遥感影像,经解译定量分析不同水位条件下湿地植被带面积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鄱阳湖湿地水文具有显著的月周期特征,不同高程植被带的淹水频率、淹水历时和淹水周期都有明显差异,由此控制着温地植被分布呈现显著的带状特征.[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湿地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