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1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过去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验收,主要是季节验收、年度验收和单项措施的验收。有的地区虽然制定了完工后的验收规定,但都比较粗;也有些小流域完工验收后又经专家鉴定并获了奖,但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规范化的验收方法。据不完全统计,除去群众自己开展的支毛沟治理,目前全国列入县级水土保持部门计划开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东中西部水土保持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状,提出“十一五”期间水土保持工作应采取的相应思路和对策。东部地区大力控制开发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实施更高层次的综合治理。中部地区围绕农业生产大局,改善粮食主产区的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西部地区作为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主战场,立足于国家生态安全,建设东、中部地区的生态屏障。建议“十一五”期间在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上游区、西南岩溶地区、东北黑土区、京津风沙源区、北方沙化草原区,以及太行山、大别山、沂蒙山等革命老区实施7大重点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3.
开发治理库布齐沙漠的典型——恩格贝开发示范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发治理库布齐沙漠的典型———恩格贝开发示范区徐传早(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北京100053)1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重的水土流失恩格贝位于黄河河套南岸鄂尔多斯高原伊克昭盟达拉特旗境内,库布齐沙漠北缘的中段,达旗直接入黄的十大孔兑中布尔嘎斯太沟与黑赖沟两条孔兑...  相似文献   
4.
依据近期对美国水土新技术考察,介绍了美国水土流失预测预报和动态监测最新进展。美国目前正在研究和应用的水土流失预测预报模型主要包括,一类是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修订版(RUSLE)为代表的基于经验和统计的回归模型;一类是以水力侵蚀预报项目研究成果(WEPP)为代表的着重过程研究的模型,前者主要用于估算一定区域的土壤侵蚀量。后者用于研究土壤侵蚀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规律,模型所需水土流失动态数据的采集,传输  相似文献   
5.
农发水保重点防治工程有偿资金使用亟待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有偿资金使用普遍存在资金“空转”、回收困难和挤占无偿资金等问题。主要原因 :一是水保工程经济效益较低 ;二是工程实施区经济落后 ,使用有偿资金压力大 ;三是资金使用管理体制不完善 ;四是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 ;五是近年来农业比较效益持续走低。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是将有偿资金改为无偿资金 ,二是改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三是加强项目管理  相似文献   
6.
7.
<正> 水土保持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水土保持必须深化改革,向水土保持产业化方向发展.发展水土保持产业就是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水上保持事业发展壮大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8.
对塔里木河流域水保生态建设的几点浅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关系西部大开发和新疆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该流域的水保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以生态和环保为根本 ,尊重科学、尊重自然规律。建议 :把生态用水放在首位 ,建立水保生态修复保护区 ,建立水保生态监督、监测机构 ,实施退耕封育保护工程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水土保持“十一五”建设目标与任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多年来,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取得巨大进展。遥感调查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初步得到控制,但总体形势依然严峻。“十一五”期间,水土保持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强预防监督,抓紧重点治理,促进生态自我修复,搞好科技推广,完善监测预报,基本遏制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 在水土保持规划中必须有效益预测内容来确定规划是否可行,在评价治理成果时也要进行效益分析总结治理的成绩。因此,水土保持效益分析是水土保持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计算原则 水土保持效益大致分为三类:(一)经济效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