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5篇
  3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半干旱风沙草原区草地潜热通量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半干旱风沙草原区是北方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对调节局地和全球气候具有重要意义.蒸散作为热量和水量平衡的重要分量,是该生态系统水分损失的主要途径,在水分平衡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利用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和常规气象梯度观测系统对科尔沁半干旱风沙草原2007年9月1日-26日的蒸散量和微气象条件进行了观测,根据观测得到数据分析了观测系统的能量平衡闭合状况,探讨了潜热通量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观测系统的能量平衡闭合度为82.7%,处于国内外同类观测闭合度范围的中上水平.30min的潜热通量与净辐射数据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潜热通量日变化特点是白天高于夜间,中午时刻最高,净辐射与潜热通量每日峰值同时出现,温度、饱和差的峰值比潜热通量峰值滞后2~3h,潜热通量峰值时刻的空气相对湿度处于一日内最低,此季潜热通量平均日总量为5.44MJ*m-2,相当于2.21mm蒸散量,潜热日总量与净辐射日总量呈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2.
利用分子标记对控制玉米脂肪合成的关键基因进行定位,从分子水平上阐明其遗传机理,提高高油玉米的育种效率。以吉林省80份核心玉米自交系为关联群体,2014年和2015年分别在吉林农业大学试验地进行田间试验,将自交收获的果穗晾晒脱粒后用NIRFlex N-500近红外光谱仪测定其子粒脂肪含量。同时使用Illumina PE150测序仪对80份玉米自交系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共获得1 490 007个高质量的SNP用于后续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子粒脂肪含量的变异范围为2.83%~6.81%,广义遗传力为63.3%。经过两年1点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筛选得到10个SNP位点与子粒的脂肪含量显著关联(P0.000 001),解释的表型贡献率为0.65%~34.5%,其中位于染色体框4.01的SNP标记表型贡献率最高为34.5%。在显著性SNP位点(P0.000 001)的连锁不平衡区域(5.2 kb)内共挖掘出6个候选基因,分别预测编码MYB转录因子、果胶酯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3种无特征功能的假定蛋白,可能与脂肪的合成代谢密切相关,可为高油玉米材料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克隆调控玉米子粒脂肪含量的关键基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GA_3 处理对纽荷尔脐橙留树保鲜果实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纽荷尔脐橙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GA3处理对留树保鲜脐橙果实的内源赤霉素(GA)、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s)、脱落酸(ABA)的含量变化和相互间平衡关系的影响,以及对落果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GA3处理能有效地延缓纽荷尔脐橙果实内源GA、IAA、ZRs含量的下降速度20~40d,推迟内源ABA含量的累积20d左右,有效延缓果实内源ABA/GA、ABA/IAA的上升速度,并能减少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  相似文献   
4.
长白山地区红松和紫椴倒木呼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技术,对红松和紫椴倒木呼吸及其与腐烂等级、温度、含水量等因子间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内倒木总呼吸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倒木呼吸存在较大的季节变化(0.7~13.6 mg/(m2·h)),呼吸速率与倒木含水量、腐烂等级和温度显著相关(P0.05)。其中,基于倒木温度变化的指数拟合方程解释了超过67%的呼吸变化。不同腐烂等级倒木Q10值变幅为2.41~2.95,Q10计算值与选用的温度区间有关。林内倒木呼吸总量为(26.9±5.1) g/(m2·a),约占林地CO2排放总量的3%、年净交换量的15%。   相似文献   
5.
非生长季长白山红松针阔叶混交林CO2通量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开路式涡度相关系统对长白山红松针阔叶混交林非生长季的CO2通量特征进行连续监测.结果显示:非生长季CO2通量变动范围为-0.3~0.5 mg·m-2s-1;秋末与初春均为显著的释放过程,虽然气温低于生物学最低温度,但在晴朗的午间,森林仍有数小时表现为碳汇的特征;在冬季覆雪状态下,森林存在微弱的相对恒定的CO2释放,在融雪阶段有一释放高峰;土壤温度高于0℃时,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与5 cm深土壤温度呈指数相关变化.观测期间(190 d),长白山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净碳交换量为127 g C·m-2,整体表现为一定强度的碳释放.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选择银杏核用主栽品种佛指的成年结实树为试验材料,采用ELISA测定种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及其在种实中的分布差异,结果表明:银杏种实的纵、横径和单粒重的累积生长都呈单S型曲线.银杏外种皮中IAA、CA3和ABA含量高于种仁中含量,其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无论是胚珠,还是外种皮和种仁,其IAA和CA3的含量都高于ABA含量;银杏胚珠、外种皮及种仁中IAA、GA3、ABA含量的变化基本与细胞和种实的生长发育变化相一致,IAA和GA3含量明显上升时,种实开始旺盛生长;IAA、CA3和ABA含量出现全年最大值时,种实进入旺盛生长阶段,胚乳组织形成,薄壁细胞中的淀粉体数量增加,种实生长旺盛末期到来.  相似文献   
7.
高温短时热空气处理对枇杷品质和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高温短时热空气处理对枇杷果实冷害和品质的影响,采用45℃热空气2、3、4 h处理采后枇杷(解放钟)果实,分析冷藏(5℃)期间其品质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经45℃3 h热处理的果实冷藏后品质最佳,冷害最轻。该处理能显著降低果实失重率、硬度和果皮难剥离程度的上升,保持较高的果肉出汁率;提高果实冷藏期间超氧...  相似文献   
8.
根据Gen Bank中虹鳟、大菱鲆、斑马鱼及其他生物的精氨酸酶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并提取变态期牙鲆仔鱼总RNA作为模板进行RT-PCR,得到一条c DNA片段。将产物连接到T载体中,转化、扩增重组质粒。提取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质粒进行DNA测序。将DNA测序所得到的基因序列翻译成蛋白序列和已知的大菱鲆、鲤鱼、虹鳟、斑马鱼的精氨酸酶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利用RTPCR的方法扩增出一条284 bp的目的基因片段,比对结果发现,其与大菱鲆、鲤鱼、斑马鱼以及虹鳟精氨酸酶基因蛋白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6%、85%、84%和82%。对蛋白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整个蛋白序列中无信号肽,无糖基化位点,无跨膜结构域,但含有一个典型的arginase结构。在N-端第38~44、57~64、71~76、89~94区段有β-折叠中心;第7~18、50~52、81~87区段可能形成α螺旋区域。Arg蛋白N端第37~45和第74~77区段为优势抗原表位区域。  相似文献   
9.
本文改进了毛细管电泳法同时分离检测多种水溶性维生素的方法,在柱温25℃、电压25kv、40mMpH8.4磷酸二氢钾-硼砂缓冲液的电泳条件下,7min内实现了7种水溶性维生素(VB1、VB12、VB2、VB6、VC、烟酸和叶酸)的良好分离。利用上述的毛细管电泳法对复合B药片中7种水溶性维生素进行了检测,其迁移时间重现性为0.0625%~1.2224%,峰面积重现性为1.82%~4.70%,回收率为96.2%~105.3%检测限为0.03μg/ml。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60)Co-γ射线辐射对海州常山的影响,以海州常山一年生根蘖苗为试验材料,以不同~(60)Co-γ射线辐照剂量(0、15、25、35、45 Gy)进行辐射处理,研究其对海州常山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剂量的增加会促进海州常山根蘖苗枝、叶损伤的发生,损伤率与辐照剂量呈正相关。在低辐照剂量处理下,苗高净增量和新稍粗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海州常山根蘖苗LD50为41.07 Gy;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根系活力总体呈增加的趋势。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生育期进程的推进低剂量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v/Fo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逐渐降低,45 Gy处理下显著低于对照;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各辐照处理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35 Gy处理下损伤率高,损伤类型丰富,生长受到抑制,但可通过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和根系活力来维持自身活力,表明35 Gy为海州常山辐射育种的适宜剂量。本研究结果为海州常山辐射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