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影响柑橘生长的相关因子,为柑橘生长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在相同管理措施条件且树木无病害的情况下,采集四种长势(长势良好为Ⅰ等级,长势一般为Ⅱ等级,长势较差为Ⅲ等级,矮小无产为Ⅳ等级)的柑橘根区土壤,分析其土壤养分有效性、酶活性以及细菌群落结构。  结果  Ⅳ等级柑橘根区土壤中全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等级的柑橘根区土壤(P < 0.05),Ⅰ等级柑橘根区土壤中有效钙、镁、硼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三个等级柑橘根区土壤(P < 0.05), Ⅳ等级柑橘根区土壤中的铜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等级柑橘根区土壤(P < 0.05)。Ⅰ等级柑橘根区土壤中β-葡萄糖苷酶和纤维二糖水解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等级的橘树根区土壤。Ⅰ等级柑橘根区土壤中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Ⅳ等级柑橘根区土壤。冗余分析结果表明,Ⅳ等级柑橘树根区土壤细菌群落明显区别于Ⅰ ~ Ⅲ等级柑橘树,速效钾与有效钙是影响细菌群落的重要因子。  结论  不同长势柑橘树土壤中有效钾、全氮、有效钙、镁、硼等养分含量具有显著差异,从而导致柑橘树生长状况出现差异。其次中微量元素的缺乏也提醒农户在果园日常施肥中,除注意大量元素的施用之外,还应重视中微量元素的肥料施用。本研究尚未发现土壤酶活性与柑橘长势情况显著相关,但发现微生物群落对柑橘长势产生影响,各级柑橘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之间差异较大、优势菌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由此推测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土壤养分联系紧密,进而影响柑橘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采用抑霉唑、烯唑醇、多菌灵三种杀菌剂分别对浙江省内采集到的58株玉米大斑病菌进行毒力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多菌灵对58株玉米大斑病菌的毒力变化差异最小,抑霉唑次之,烯唑醇的毒力变化差异最大;三种药剂相比较,毒力差异极显著,抑霉唑毒力最高,烯唑醇次之,多菌灵最低。将抑霉唑与烯唑醇进行复配比例筛选,结果表明,抑霉唑与烯唑醇质量比为1:5时,共毒系数最高,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衢州市柯城区是"中国柑橘之乡"、"全国优势农产品柑橘产业带建设示范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柑橘产业是柯城区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为切实提高柑橘品质,改变柑橘销售难,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橘农收入,柯城区持续深入推进柑橘产业的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现有柑橘面积为1.07×10~4hm~2,  相似文献   
4.
鸡尾葡萄柚(Cocktail grapefruit)是暹罗甜柚(Siamese Sweet pummelo)和弗鲁亚橘(Frua mandarin)的一个杂交种,可能是1950年代杂交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校区[1]。该品种经济寿命长,即可鲜食,也可制成罐头和果汁饮料,果实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特殊的保健功效,另外还可做成芳香剂[2];其优质果表现柔软多汁,口味清甜,带有淡淡的一丝苦味,余味留香,即不同于普通葡萄柚口味偏酸的特点,又有别于目前大众市场纯甜型的口味,是一个可以做高端市场的柑橘特色品种。  相似文献   
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布的《乳制品加工业产业政策》规定,乳制品项目建设必须达到合理的起始规模,且由投资主管部门核准;进入乳制品工业的出资人必须具有稳定的奶源基地,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信誉好,社会责任感强。  相似文献   
6.
以常规化学农药防治为对照,研究了柑橘病虫害“八字诀(剪、肥、放、疏、草、诱、捕、治)”绿色防控模式的田间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八字诀”模式对柑橘叶螨的有效控制时间在180 d以上;对潜叶蛾、锈壁虱的防控效果持效性显著优于化学农药对照;对蚜虫、叶甲、柑橘粉虱的防控效果与常规化学农药防治无显著差异;频振式杀虫灯主要诱杀吸果夜蛾、斜纹夜蛾、凤蝶等鳞翅目害虫,其次是半翅目害虫。对疮痂病和黑点病两种重要病害的防效均极显著优于常规化学防治对照。“八字诀”模式应用后柑橘的产值高、成本低,平均用药量从15 750 g/hm2减少到9 375 g/hm2,节本增效11 700元/hm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