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小麦白粉病是由小麦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 f.sp.fritici)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冬小麦品种复壮30中含有一个单隐性抗白粉病基因,即Pm5e。该基因对我国流行的白粉病小种表现为高抗或免疫。本研究以含抗白粉病基因的复壮30、感病品种Chancellor为材料构建F2分离群体,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对该抗白粉病基因进行了SSR标记分析。在已定位在7B染色体上的56对SSR引物中,8对引物能在亲本间稳定的揭示多态性差异,3个引物Xwmc364、Xbarc065和Xwmc517在抗、感亲本,抗、感池间均表现多态性差异,F2分离群体的验证结果表明标记Xwmc364175、Xbarc06590和Xwmc517200与抗病基因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4.9cM、5.1cM和18.5cM。其中标记Xwmc364175和Xbarc06590与抗病基因连锁紧密,在对Pm5e的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2003-2008年香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3和2008年两期SPOT5卫星影像,对香港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情况进行监测,探讨和分析了香港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5 a间香港土地利用变化最大的特点是土地利用总面积略有增加,各土地利用类型中,农用地急剧减少,灌丛和草地显著增加;区域的土地利用效率较高,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微小,目前已处于缓慢发展期.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3和2008年两期SPOT5卫星影像,对香港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情况进行监测,探讨和分析了香港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5a间香港土地利用变化最大的特点是土地利用总面积略有增加,各土地利用类型中,农用地急剧减少,灌丛和草地显著增加;区域的土地利用效率较高,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微小,目前已处于缓慢发展期.
Abstract:
Supported by RS and GIS technology and using the SPOT5 remote sensing images of 2003 and2008,the authorsr monitored and analyzed the change in land use/land cover in Hong Kong in this peri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nd area increased by 220 ha from 2003 to 2008 through reclamation and that of all land use types,cultivation land decreased sharply,but serubland and grassland,most of which were transformed from forest land,increased markedly,which was the most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 change of land use/land cover in the 5 years in Hong Kong.Land use extent index showed but little change(1.75),or the land used for urba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hanged very little,and the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land remained high.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land use in Hong Kong has come into a period of slow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4.
土壤检测方法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涉及土壤理化指标、无机、有机、放射性元素等组分的检测。由于环保、农业和林业各部门制定的土壤检测方法标准不一致,新的标准规范要求的特征污染物缺少检测方法,科学鉴别、检测特定场所的特征污染物难度大。本文对土壤环境检测方法标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提高土壤检测方法标准的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与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将感病品种Chancellor与Pm2的近等基因系杂交,获得F1、F2分离群体,采用分离群体分组法对Pm2进行了微卫星(microsatellite,又称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标记分析.结果表明,定位于小麦5D染色体上的71对SSR引物中有12对引物能在Pm2的近等基因系、Chancellor间稳定地揭示出多态性差异,7对引物Xcfd189、Xcfd29、Xcfd8、Xcfd102、Xcfd7、Xcfd57和Xgwm190分别能在抗病、感病池间和F2分离群体的抗病、感病单株间稳定地扩增出特异性产物.7对引物所扩增的特异谱带分别为:Xcfd189360、Xcfd29190、Xcfd8160、Xcfd102250、Xcfd7200、Xcfd57245和Xgwm190210,它们与Pm2基因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5、2.3、5.4、10.2、31.5和54.3 cM,其中标记Xcfd189360与Pm2共分离,标记Xcfd29190、Xcfd8160和Xcfd102250与Pm2紧密连锁,可用于Pm2的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分段间歇微波耦合热风干燥红枣最佳工艺,分析不同预处理对红枣品质的影响。该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出最佳干燥工艺为:第一段间歇比为4、水分转换点为1g/g、第二段间歇比为6。此条件下,干燥时间为625.27 min,能耗为5 128 kJ,维生素C质量分数为419 mg/(100g),经验证,模型预测误差小于5%。基于最佳工艺,探究热烫、油酸乙酯结合预冻和高压二氧化碳3种预处理方式对红枣干燥速率、单位耗能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油酸乙酯结合预冻处理组干燥时间最短(P0.05)、能耗最低(P0.05);高压二氧化碳处理组干燥后维生素C、总酮、总酚质量分数,抗氧化能力均最高(P0.05);热烫预处理组褐变程度最低(P0.05),组间色泽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证实,高压二氧化碳联合分段间歇微波耦合热风干燥是一种高效干燥技术,能保证红枣的营养品质,研究为该项技术的推广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