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基于灰色聚类模型的重庆市典型矿区损毁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采空对矿区土地损毁过程复杂,损毁程度影响因素多样。考虑各煤矿面积和规模的差异性,选取受损耕地比值(Q_1)、地表变形比值(Q_2)、水源破坏比值(Q_3)、煤炭开采深厚比(Q_4)、煤层倾角(Q_5)5个聚类指标,在有机结合灰色系统理论与煤炭科学的基础上,考虑重庆市采煤特点对聚类模型进行优化,给出评价中模型的计算方法,并以重庆市8个典型煤矿为例对其受损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个煤矿属于轻度损毁(Ⅱ),6个煤矿属于极严重损毁(Ⅴ)。同时,根据粗糙集评价方法分析各煤矿的恢复难易程度,得出在评价结果Ⅴ级中石壕煤矿最难恢复,其次为南井、北井和松藻煤矿、曹家沟煤矿、福田煤矿;在评价结果Ⅱ级中韦家沟煤矿恢复治理难于田家煤矿。实践证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此方法用于矿区损毁程度评价和恢复难易程度评价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