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对美国林业概况及其先进管理经验的阐述,得出了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4点启示:坚定不移地坚持退耕还林方针政策不动摇;继续加强对现有林地的保护和加大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力度;切实提高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2.
2000年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在中西部地区的 17个省 (区、市 )正式启动。本文全面总结了 2 0 0 0年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建设成绩和主要措施 ,并提出了今后退耕还林还草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林工程不同林种生态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对河北、辽宁、湖北、湖南、云南和甘肃6个重点监测省份的退耕还林工程不同林种的生态效益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生态林的综合生态效益最好,经济林次之,灌木林最差。其中,在固碳释氧、营养物质积累、净化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生态林均优于经济林和灌木林,表现最好;在保育土壤方面,灌木林的效益最好;就涵养水源的效益而言,生态林则优于灌木林。  相似文献   
4.
珠防工程的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全面回顾珠江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启动背景和总体思路的基础上 ,认真总结了珠防工程的建设成绩与主要措施 ,探讨了工程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并在进一步分析工程建设当前面临形势的基础上 ,提出了珠防工程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对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2013年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970亿8 000万元,1年内创造的生态效益价值量远远超过工程自实施以来国家的总投资,6项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效益价值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大气环境、保育土壤和林木积累营养物质,涵养水源总物质量占该省年均水资源总量的26.54%,固土总物质量占该省年平均土壤侵蚀量的20.90%,固碳总量占"十二五"期间年碳排放量的40.96%,吸附污染物量和滞尘量远远超过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的要求;2)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生态效益价值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宜林荒山荒地造林、退耕地还林和封山育林;3)不同林种类型的生态效益价值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生态林、经济林和灌木林。评估结果可真实地反映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在回顾总结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生态效益监测站点建设进展情况和主要措施的基础上 ,系统分析了长防林生态效益监测的初步结果和存在的问题 ,最后对进一步完善长防林生态效益监测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从哪里入手?林业能够发挥什么作用?近日,国家林业局赴吴起调研组带着这些问题,对陕西省吴起县的生态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几天时间里,调研组走访了吴起县的所有乡镇,进村入户,踏查了山头地块,并与县、乡、村一些干部和农民进行了座谈。通过调研,调研组深切感觉到吴起县通过实施退耕还林,有效解决了"三口"(即人口、牲口、灶口)问题,山川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正在朝着生态文明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我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之一 ,在工程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 ,在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 ,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 ,1999年完成营造林 4 6 5万hm2 ,其中 :人工造林 4万hm2 ,封山育林 36万hm2 ,飞播造林 6 5万hm2 ,完成中中央投资 6亿元。至此长防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 893 4万hm2 ,完成规划任务 6 6 6 7hm2 的134% ,提前完成规划目标。1999年长防林建设工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抓住长防工程建设 10周年的机遇 ,加大宣传力度   1999年是长防工程启动 10周年 ,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 ,国家林…  相似文献   
9.
1998年,为了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关于大抓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止荒漠化的重要指示,全面实施《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我国启动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该项目是建国以来我国在治理风沙危害、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年度投入最大的工程,一期投资达10亿元。笔者近日对西北某省的生态工程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工程建设机制不顺,制约了生态工程的有效进展。表现在:工程的组织方面,国家计委、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制定的帼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要求计划部门联合农林水各部fi…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