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5篇
综合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曲酸处理对鲜切西兰花品质及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曲酸对鲜切西兰花的保鲜作用,为曲酸在鲜切西兰花保鲜研究中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西兰花为试材,采用2.5%曲酸浸泡鲜切西兰花15 min,并贮藏于4℃条件下12 d。研究曲酸处理对鲜切西兰花失重率、可滴定酸(TA)、维生素C(VC)、叶绿素、丙二醛(MDA)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曲酸处理可有效减少鲜切西兰花贮藏期间水分的散失,延缓TA、VC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减缓MDA的积累,抑制PPO的活性。曲酸浸泡处理可显著提高鲜切西兰花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2.
鸭梨果实发育程度与贮藏过程果心褐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正常采收及其前后10d采收的鸭梨果实根据质量分为大、中、小3个等级,于(0±1)℃,85%~95%RH贮藏35d。结果表明:贮藏后鸭梨早采果硬度与可滴定酸含量高于晚采果,而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低于晚采果。不同时期采收的大果可滴定酸含量均明显高于中、小果实;中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其他级别的果实。采收时果实发育程度对冷藏鸭梨果心褐变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早采中果果心褐变指数和褐变率分别比晚采中果低86.8%和77.4%,更适合在低温下贮藏。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食品中反式脂肪酸限量标准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反式脂肪酸的膳食来源以及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危害,并且通过对国内外食品中反式脂肪酸标准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我国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标准建设与安全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离子注入诱变植物乳杆菌选育CLA高产突变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A6-1为出发菌株,采用N+离子注入的方法进行诱变处理,注入能量为50keV,注入剂量为1×1013、3×1013、5×1013、8×1013、10×1013、30×1013、50×1013、80×1013、100×1013ion/cm2,真空度为10-3Pa。结果显示,菌体的存活率随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呈"马鞍型"曲线,"鞍脊"出现在30×1013ions/cm2~50×1013ions/cm2之间,此时菌体的存活率在20%~35%之间。综合考虑存活率、总突变率、正突变率和突变幅度等因素,推荐30×1013ions/cm2作为离子注入植物乳杆菌的适宜诱变剂量。从所有的注入处理中挑选CLA转化能力提高了50%以上的突变株进行传代稳定性试验,发现F菌株经8次传代后产CLA的稳定性最好。该突变株各代的产量平均为162.5μg/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69.87%,将此突变菌株命名为A6-1F。  相似文献   
5.
6.
响应面优化苹果皮渣多酚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苹果皮渣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工厂榨汁后的苹果皮渣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提取温度、料液比为自变量,多酚的提取率为响应值,根据响应面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子三水平的分析法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优化苹果皮渣多酚超声提取工艺。【结果】回归模型具有高度显著性,方程对试验拟合较好,可以对苹果皮渣多酚得率进行很好的分析和预测;各因子对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是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功率>提取时间;响应面分析图表明提取时间和超声功率交互作用不显著,提取温度和超声功率交互作用极显著,料液比的主效应大于温度;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苹果皮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10 min,提取温度65℃,超声功率503 W,料液比1﹕30。【结论】多酚的提取率达4.53 mg•g-1,与预测值4.55 mg•g-1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近红外光谱结合SIMCA法溯源羊肉产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产地溯源是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簇类独立软模式法(SIMCA)建立了羊肉产地溯源模型。结果表明,在11995~3999cm-1波长范围内,光谱经5点平滑(Smooth)与多元散射校正(MSC)预处理,山东济宁市、河北大厂县、内蒙临河市、宁夏银川市4个产地模型的主成分数分别为5、6、5、6时,采用SIMCA模式识别方法可以建立稳健的羊肉产地溯源模型;在1%的显著水平下,4个产地校正集模型对未知样本的识别率分别为95%、100%、100%、100%,拒绝率均为100%;其验证集模型的识别率分别为100%、83%、100%、92%,拒绝率均为100%。该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羊肉产地的溯源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8.
9.
挥发性碳氢化合物是含脂食品辐照鉴定的标识性化合物,采用两种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即SPE(固相萃取)和SPME(固相微萃取),对葵花籽辐照前后的6种碳氢化合物即1-C14:1(1-十四烯)、C15:0(正十五烷)、1-C16:1(1-十六烯)、C17:0(正十七烷)、1,7-C16:2(1,7-十六二烯)和8-C17:1(8-十七烯)进行了GC-MS(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建立了能判别葵花籽是否经过辐照的鉴定方法,同时还研究了不同辐照剂量和炒制加工处理对葵花籽中6种碳氢化合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PE-GC-MS法和HS-SPME-GC-MS法均能用于葵花籽的辐照鉴定,其中HS-SPME-GC-MS法操作简便,能对葵花籽中的碳氢化合物进行准确快速的定性分析。未辐照葵花籽中检出了4种碳氢化合物,分别是1-C14:1、C15:0、1-C16:1、C17:0,而1,7-C16:2和8-C17:1仅在葵花籽辐照后产生,是进行辐照鉴定的最佳标识物。剂量对碳氢化合物的变化影响明显,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1,7-C16:2和8-C17:1的水平显著提高,为辐照葵花籽的定量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过氧化氢改性苹果渣膳食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过氧化氢对苹果渣膳食纤维的改性作用,为提高苹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改善苹果渣理化性质提供一种简单高效、成本低廉的方法。【方法】采用不同pH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处理果汁厂苹果渣,经醇沉、干燥、粉碎后,制得过氧化氢改性苹果渣。研究pH及过氧化氢浓度对改性苹果渣得率、膳食纤维组成及含量、物理性质及结构特性的影响。其中,膳食纤维组成及含量包括总膳食纤维(Total dietary fibre, TDF)含量、不可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re, IDF)含量、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re, SDF)含量,物理性质包括改性苹果渣持水力、膨胀力、持油力、堆积密度、颜色,结构特性包括改性苹果渣热稳定性、超微结构,并检测改性苹果渣中过氧化氢残留量。【结果】(1)过氧化氢溶液的pH对苹果渣理化结构性质具有显著影响。过氧化氢溶液浓度相同时,经酸性(pH 3.8)、中性(pH 7)过氧化氢处理的苹果渣,TDF含量、持水力、膨胀力、持油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SDF含量、堆积密度较原果渣无显著变化,颜色变暗。经碱性(pH 11.5)过氧化氢处理的苹果渣,SDF含量显著提高,持水力、膨胀力、颜色等理化性质均得到极大改善,堆积密度增加,TDF含量较未处理苹果渣有所提高。热重及超微分析结果表明,酸性、中性过氧化氢处理后苹果渣热稳定性及超微结构与原果渣相比无明显差异,碱性过氧化氢处理后苹果渣热稳定性下降,超微结构变得紧密平滑。(2)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对苹果渣理化结构性质也具有显著性影响。在pH为11.5的碱性条件下,使用不含过氧化氢的溶液处理后,苹果渣理化结构性质与经酸性、中性过氧化氢处理的苹果渣相似。随着过氧化氢浓度逐渐升高,苹果渣SDF含量逐渐增加,SDF含量由3.30%增加到19.02%-28.32%,提高476%-758%,膨胀力、颜色逐渐改善,堆积密度增加,持水力先上升后下降,苹果渣得率、TDF、IDF含量逐渐下降,持油力未得到改善。此外,随着过氧化氢浓度升高,苹果渣结构性质也发生变化,苹果渣热稳定性逐渐降低,结构变得更加松碎。(3)过氧化氢残留量检测结果表明,过氧化氢在处理过程中可完全分解除去,改性苹果渣中无残留。【结论】碱性过氧化氢处理可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提高苹果渣SDF含量并改善苹果渣理化性质的改性方法,改性效果与过氧化氢pH及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