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晓非  苏晔 《森林工程》1996,12(3):40-41,48
本文主要介绍立交桥在施工中,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用斜工作链,两次浇注箱梁混凝土,支架采用预留拱度的施工方法,进行现场浇注连续梁,缩短了工期,节省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2.
新的大豆栽培品种无论在其品质方面还是在其单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籽粒产量的增加不仅应归于同化比率的改善,同时也应归于对于籽粒的同化产物分配比率的改善。大豆植株分别由籽粒、荚皮、茎和叶子(包括叶柄)组成。这些器官都是做为同化产物分配的结果而形成的。一般地,九州地区大豆的籽粒、荚皮、茎和叶的干物重之比分别为3∶1∶1∶3。其中荚皮重和茎重占了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标准(350微巴)CO_2分压和高(700微巴)CO_2分压条件下,温度为28/21℃和33/26℃的定温室里,培育水稻(品种是日本晴)。在营养生长期,用加倍提高 CO_2分压的方法,促进了水稻的生长,使水稻的分蘖枝数、叶面积和干重分别增加了60%、70%和94%。根重的大量增加减少了高 CO_2作物的根茎比率(T/R)。在水稻成熟期,在高 CO_2条件下生长的水稻主茎上少一片叶子,出穗提前六天,产生了更多的有效分枝。在高 CO_2条件下生长的水稻,由于每穗的谷粒数目增多(而不是由于谷粒重量的加重),其产量提高23~72%。在33/26℃条件下,水稻对高 CO_2的灵敏度大于其在28/21℃条件下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4.
在崩岗侵蚀研究中,为了高效精准的对高陡崩壁土体侵蚀沉积运移进行准确监测,运用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技术对崩岗研究区进行数字影像采集,通过运动恢复结构-多视点匹配(Structure From Motion-Multi View Stereo,SFM-MVS)技术,生成点云数据及研究区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利用ArcMap进行叠加分析监测周期内研究区侵蚀沉积变化。从定位精度、测量精度、重现性分析3个方面对贴近摄影测量技术进行误差及可行性分析。最终验证结果贴近摄影测量技术总平均重投影误差为0.19 mm,侵蚀沉积量总平均绝对误差为0.006 m~3,较传统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误差降低了了45.45%。高程精度较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总体提升了162.5%。重复点云数据高程误差的平均值仅为0.36 mm,识别图像及控制点误差均达到毫米级,因此利用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技术精度满足崩岗高陡崩壁监测需求,该技术可提取崩岗研究区侵蚀地貌特征信息,是较为高效精准的研究侵蚀沉积过程的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