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
与三系杂交水稻相比,两系水稻具有育种效率高、繁制种成本低、丰产优势强、品质相对优等优势,近年来在以重庆为代表的长江流域稻区得以迅速发展。为明确重庆市两系稻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文统计了2006—2015年10年间重庆市两系水稻的种植面积、主推品种及两系品种的审定情况。结果显示,10年间两系稻在种植面积上呈明显的增长态势,2014年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17.2%,推广面积最大的两系水稻品种是‘Y两优1号’和‘深两优5814’。在品种推广上,两系主导品种比例由2006年的5.9%上升到2015年的31.3%,且两系主导品种全为优质稻品种;在品种审定上,10年间重庆市审定(认定)的两系稻品种几乎全部为市外育种单位选育的品种,重庆市内农业科研单位在两系稻品种审定上一直保持着零的记录。  相似文献   
2.
杂交中籼稻蓉优8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蓉优8号品种的特征特性,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为:培育多蘖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用肥,管好水分;抓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蓉优8号品种的特征特性,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为:培育多蘖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用肥,管好水分;抓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水稻生产中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及土壤调节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施用不同类型的有机肥、无机肥处理,并设施用土壤调节剂和不施用处理,研究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有机肥能促进水稻分蘖,但肥效较慢,水稻前期生长不及单施化肥,而后期明显强于对照。随着施用有机肥比例的增加,水稻产量逐渐增加,其中处理复混肥75.0 kg/hm2+磷铵22.5 kg/hm2+干稻草4 000.0 kg/hm2的平均产量最高,达到8 724.30 kg/hm2,比对照增产6.7%。施用土壤调节剂后有利于增产,平均产量水平达8 440.05 kg/hm2。[结论]有机肥和土壤调节剂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使其分蘖增多,增产效果明显。施用复混肥75.0 kg/hm2,磷铵22.5 kg/hm2,干稻草4 000.0 kg/hm2并施用土壤调节剂时产量最高,平均单产达8 791.95 kg/hm2。  相似文献   
5.
水稻特殊遗传材料CYAR02在1992年通过了周开达院士等国家级专家组成员的鉴定:该材料具有低频率无性孢子成胚现象,是一研究水稻无融合生殖的重要材料.课题组在深入研究中发现:CYAR02会自发产生低频率的异倍体,其中产生的三倍体和单倍体能够与其它材料杂交结实(结实率约0.5%~20%),并且杂交后代在F3、F4等低世代有少量株系性状稳定,以后进代过程绝大多数不再分离,但也有少量株系在某高世代疯狂分离的现象(因观察材料和群体数量太有限,只能初略估计分离株系比例在1%左右).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F3、F4稳定的二倍体材料与其它普通材料杂交同样也具有杂交后代早世代稳定的特性.利用该材料具有的早世代稳定特性选育早世代稳定的水稻品种属"一系"法杂交水稻选育范畴.  相似文献   
6.
以绿地空间的详细划分为基础,通过大量实测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以南京市为例拓展城市绿地土壤酸碱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研究结果表明,绿地土壤具有整体偏碱的特征,绿地空间形态的丰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土壤pH的差异化表现。基于数据分析总结出时空连续性、地形和平面形态3个影响因素,讨论其各自成因与影响方式。作为土壤环境的重要指标,酸碱度不仅直接影响植被生长,还是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关键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7.
香型优质水稻不育系渝805A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渝805A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用II-32B为母本与菲改B的变异株为父本杂交进行保持系改良,再用野败型胞质为受体经测交和连续回交育成的香型优质三系不育系,具有配合力高、米质优、抗逆性好等特点,于2014年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配组选育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渝优15、渝优35分别通过重庆市审定。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重庆市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两系杂交水稻因育种效率高、制种成本低、品种稻米品质好等优势,近年来成为水稻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明确两系水稻杂交组合遗传特性,选择了渝优系列代表性恢复系11个,分别与两系不育系‘C815s’、‘深08s’配制两系杂交新组合,对新组合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组合实际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C815s’组合在株高、产量、稻瘟病抗性等性状上优于‘深08s’组合,而‘深08s’组合则在生育期、有效穗、稻米品质等方面优于‘C815s’组合。研究结果为两系亲本的创制及两系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统计分析了1973—2021年期间中国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培育、两系法杂交水稻品种审定及推广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截至2021年,全国共育成实用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509个,选育出了一批两系法杂交水稻组合先后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审定品种数量由“九五”期间的28个增加到“十三五”期间的1 550个。农业农村部认定的两系法超级稻品种31个,略低于三系法超级稻品种数量,但在单个品种的推广面积上,两系法杂交水稻则明显高于三系法杂交水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