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6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36篇
  99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宝元 《青海草业》2004,13(3):46-48
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支撑,针对果洛州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现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以浙江省富阳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林场的马尾松为研究对象,讨论其在冰雪荷载下的应力应变情况;通过分形理论和VB编程联合建立马尾松三维力学结构模型,然后利用有限元理论对其在冰雪荷载下的应力应变进行分析.由该模型构想出3种分枝结构模型,即单向偏心分枝模型、双向偏心分枝模型、对称的单向偏心分枝模型,从这3种模型的应力应变、位移图得出马尾松在冰雪荷载下的优化结构模型:在树干和分枝直径比较接近的上部,受力最合理的是有对称分枝的单向偏心分枝模型,受力最不合理的是双向偏心分枝模型;在树干和分枝直径尺寸相差较大的下部,破坏一般出现在树干与分枝的节点处.据此建立了马尾松结构受力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应力分析,优化了单株马尾松树木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4.
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受地貌成土因素的影响,在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文献中,曾有所论述,但专题讨论却不多。在成土过程中,地貌是影响土壤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一个重要条件,它通过各成土因素间接地对土壤起作用。因此,研究地貌成土因素对土壤中元素的迁移转化中的作用和地位,探讨地貌条件与土壤中元素背景值的关系,无论在土壤背景值研究的理论上,还是  相似文献   
5.
[目的]准确拟定侵蚀性降雨阈值,区分侵蚀性与非侵蚀性降雨事件,为有效减少土壤侵蚀预报的工作量以及区域土壤侵蚀防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北京市房山区布设中国5个水蚀二级区典型土壤休闲小区,收集各小区2006—2019年的产流产沙监测资料,利用降雨侵蚀力偏差法分析各小区的侵蚀性降雨量(P)和最大30 min雨强(I30)阈值。[结果](1)相比P阈值,I30在识别侵蚀性降雨方面更为有效。(2)黑土和褐土小区侵蚀性降雨阈值较高,二者P阈值均为10.0 mm,I30阈值均为10.2 mm/h;黄土小区次之,其P和I30阈值分别为9.5 mm和8.9 mm/h。紫色土与红壤小区较低,二者的P阈值分别为5.4和6.1 mm,I30阈值分别为3.2和5.2 mm/h。(3)各径流小区的监测资料年限达到12 a时,侵蚀性降雨阈值才可达到稳定。[结论]不同地区土壤的侵蚀性降雨阈值存在较大差异。侵蚀性降雨阈值不仅受土壤自身特性如粒径分布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还与当地的气候状况如降雨雨型有关。  相似文献   
6.
几个常用土壤侵蚀术语辨析及其生产实践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土壤侵蚀是导致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理解和规范土壤侵蚀术语对于土壤侵蚀研究、水土流失调查和水土保持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几种常用的土壤侵蚀术语划分为6组,分别展开辨析,依次包括1)土壤侵蚀、土壤流失和水土流失,2)古代侵蚀与现代侵蚀,3)地质侵蚀与加速侵蚀,4)片蚀、溅蚀、面蚀和细沟间侵蚀,5)细沟、浅沟、切沟侵蚀和瓦背状地形,以及6)冲沟、干沟和河沟侵蚀,阐述各组术语之间的差别和联系,并探讨其在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传统土壤类型图所得的土壤属性图已不能满足精准农业和生态环境模型所需土壤属性的精度,而目前应用较多的统计方法和地统计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鉴于此,本文探索了一种采用模糊聚类获取模糊隶属度进行土壤属性制图的方法。首先,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Fuzzyc-means clustering,FCM)方法对环境因子进行聚类,通过野外采样(称为建模点)建立土壤-环境关系知识;然后,计算区域内各像元点对土壤类型的模糊隶属度;最后,对模糊隶属度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获取土壤属性值。将该方法应用于黑龙江鹤山农场老莱河流域的研究小区,以土体厚度和表层有机质为例进行土壤属性制图。为了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将其与采用环境因子所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比较,通过野外验证点集评价两种模型所得的土壤属性,评价指标为观测值和预测值的相关系数、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和准确度(AC)。结果表明,尽管通过建模点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R2较大,但该方程并不适用于研究区内的其他样本点,这表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在该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之相比,模糊隶属度加权平均的方法则可以通过较少的建模点得到更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5种典型土壤的侵蚀泥沙粒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通过天然降雨试验,研究我国5种典型土壤的侵蚀泥沙团粒和单粒粒径分布以及泥沙各级团粒的机械组成特征。2013—2014年汛期(6—9月),监测红壤、紫色土、黄绵土、褐土和黑土径流小区的降雨产流事件,收集侵蚀泥沙样品,利用湿筛法和吸管法测定其团粒和单粒粒径分布;同时,筛选出泥沙各级团粒样品,进一步测定其单粒粒径组成。结果表明:(1)侵蚀泥沙粒径分布是土壤质地和降雨强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团粒粒径分布更适合作为表征泥沙输移的指标;(2)5种土壤的侵蚀泥沙皆表现出粉团(0.002~0.05mm)和黏团(0.002mm)的明显富集;(3)在泥沙单粒粒径分布方面,除红壤的粉粒(0.002~0.05mm)和黏粒(0.002mm)有轻微富集外,其余4种土壤的各级单粒均无明显富集;(4)红壤侵蚀泥沙粉团(0.002~0.05mm)中的黏粒含量最多,其余4种土壤侵蚀泥沙机械组成和各级团粒的机械组成均与原土接近。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小流域植被特征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植被作为影响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因子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黄土高原的植被特征随季节发生很大的变化 ,从而对土壤侵蚀发生深刻影响。选择陕北安塞县大南沟小流域 ,于 1998年、1999年和 2 0 0 0年的 5~ 10月 ,每 2周1次对其植被盖度、植被高度和叶面积指数 (L AI)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在大南沟流域 ,一半以上的土地是农地 ,种植了玉米、糜子、谷子、马铃署、荞麦和大豆 ,其它土地利用方式有荒草地、休闲地、灌丛、林地和果园。对于农地 ,叶面积指数、作物高度和盖度随季节发生很大的变化 ,农地盖度在春天增长缓慢 ,一般在 8月份才达到其最大值 ;非农地的盖度从 4月份开始增长 ,一般 6~ 7月达到其最大值 ,并保持至 9月甚至 10月份。年降雨总量对植被有很大的影响 ,而单场大降雨对植被特征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北京山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型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7  
北京山区土壤侵蚀模型是一个流域尺度的,以次暴雨为基础的与GIS相结合的分布式模型,在栅格单元的基础上,模型可以计算每一栅格单元的径流量和坡面侵蚀量。由于考虑了汇流汇沙过程,模型也可以模拟每一格的洪峰流量,淤积量和产沙量。模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计算精度,该模型可以模拟流域内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和评价不同土地利用,水土保持措施等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该土壤侵蚀模型的建立,可为北京山区的土壤侵蚀灾害主价和水土保持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