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7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余甘子传粉昆虫种类及其传粉活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属于大戟科植物[1],在我国主产于福建、广东、云南、广西、贵州、海南、四川、台湾等省(区)[2]。关于余甘子的传粉媒介,迄今尚未见有研究报道。为此我们于2007年3月在广西南宁市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连山站林场,对当地余甘子的主要传粉昆虫种类以及主要传粉昆虫的活动与温度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生产措施,提高余甘子产量。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广西南宁市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连山站林场余甘果园进行,供试植株于2001年种植,品种为平丹1号。传粉昆虫种类调查:于2007年3月13—16日平丹1号余甘子开花期…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增长主要依靠农业高新技术。笔者对农业高新技术的本质特征进行了评价 ,指出农业高新技术是改造农业的工具和手段 ,其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总是并存 ;同时也表明 ,农业高新技术是一种社会活动 ,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并结合社会条件进一步分析了其价值取向 ,必须通过正确的决策和科学的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弱和避免农业高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台农一号百香果嫁接苗与扦插苗进行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台农一号百香果嫁接苗的平均单果重、可食率等性状均优于扦插苗,且对茎基腐病具有更强的抗性,可在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南方酿酒葡萄一年两茬果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是果树中花芽较易形成的树种之一,葡萄花芽具一年多次分化习性.近年来,广西利用野生毛葡萄为原料酿造加工的野生葡萄酒,深受消费者喜爱[1].桂葡1号(原NW196的优选单株)是两性花毛葡萄杂交后代,具有着果率高,丰产稳产,较抗病等特点,酒质具有野生葡萄酒的风味,适合酿制上等干型山葡萄酒,适宜在南方高温多湿的地区栽培[2],目前已在都安、罗城、玉林、上林等地种植示范,该品种于2005年通过了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西古荔枝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为其种质资源利用和品种选育等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4份古荔枝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性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3条带形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出96条条带,其中有43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例为44.79%,平均每条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7.4条.供试古荔枝种质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43~1.00,平均相对遗传相似系数为0.61.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为0.66处供试的24份古荔枝种质资源被分为三大类群.类群Ⅰ均来自广西灵山县,类群Ⅱ来自广西桂平市、北流市、玉林市、灵山县和大新县,类群Ⅲ来自广西北流市和灵山县.[结论]24个广西古荔枝品种资源间的遗传基础宽,可作为今后荔枝杂交选育的优良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剂量60 Co-γ射线辐照处理石硖等3个龙眼品种新鲜种子,研究60Co-γ射线辐照对龙眼种子萌发以及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60 Co-γ射线辐照对龙眼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辐照剂量较低(25~50 Gy)时60Co-γ射线能够促进种胚组织细胞生长,促进种子萌发和生长,随着剂量增加,辐照对种子萌发率和出苗率以及根的生长均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50 Gy时种子萌发率和出苗率最高,超过100 Gy时萌芽生长受抑制,100和200 Gy的出苗率明显低于对照(空白),与对照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测广西荔枝资源花粉形态和大小,为进一步研究野生、半野生荔枝及荔枝栽培品种的遗传演化提供参考.[方法]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广西野生荔枝、半野生荔枝及荔枝栽培品种的花粉形态,计算花粉极轴长与赤道轴长比例P/E及内部差异大小(标准差).[结果]广西野生荔枝、半野生荔枝及荔枝栽培品种的共同特征是:花粉粒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或近圆形,极面观为钝三角形,具三孔沟,三沟在极面分离;野生荔枝花粉P/E显著大于半野生荔枝和荔枝栽培品种的花粉P/E(P<0.05),而半野生荔枝和荔枝栽培品种花粉P/E差异不显著(P>0.05);荔枝栽培品种花粉P/E与单果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方程式为y=-74.553x+82.004.[结论]根据荔枝花粉P/E大小推测广西荔枝栽培品种是由野生类群和半野生类群向栽培品种发展而来.花粉形态不宜作为区分广西野生荔枝、半野生荔枝和荔枝栽培品种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摘 要:为了探索晚熟龙眼品种/系最佳留树期及留树期间果实品质变化情况,以‘桂明一号’和优良晚熟龙眼品系‘YY-1(越南引进)’为试验材料,研究果实成熟后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品质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两个晚熟龙眼品种(系)果实成熟后14天后的落果率分别为9.27%、6.45%;果实中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在果实成熟前呈增加趋势,在果实成熟时达到峰值,葡萄糖和果糖在果实成熟后一周下降较快,14天后有略微升高趋势,而蔗糖则处于一直降低趋势;总酸和Vc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在果实成熟时达到最高,之后一周逐渐下降,在果实成熟14天后达到最高,之后迅速下降。因此,两个晚熟龙眼品种(系)的最佳留树期为14天,超过14天后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疏花对无核荔枝果实和树体营养的影响,以不疏花为对照,在初花期对其进行疏花处理,统计疏花量、记录果实发育情况及成熟日期,并测定果实成熟时的品质和整个过程中树体叶片营养变化情况。据统计,每株树的平均疏花量达到80%-90%左右,疏掉的小穗数、支穗数和侧穗数分别为89.81%、89.74%、81.82%。试验结果表明,疏花使无核荔枝的果实发育情况及果实成熟时的可食率、单果重、总糖、维生素C、还原糖均高于对照;果实成熟时,平均单株产量提高70.59%;疏花处理的果实成熟期较对照提前7天左右;该过程中树体叶片N、P、K、S、Ca、Mg含量在前期高于而后期稍低于对照。疏花加快了无核荔枝果实生长发育,并提高了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龙眼种子萌芽的影响,为辐射诱变育种在龙眼品种培育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处理龙眼新鲜种子,研究60Co-γ射线辐射对龙眼种子萌发以及出苗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对龙眼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辐射剂量较低(25GY~50GY)时60Co-γ射线能够促进种胚组织细胞的生长,对龙眼种子有刺激作用,促进了种子的萌发和生长,随着剂量增加,辐射对种子的萌发率和出苗率以及根的生长均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结论]辐照剂量为50Gy时种子萌发率和出苗率最高,当辐射剂量超过100Gy时,对芽的生长受到抑制,在辐射剂量为100GY、200GY的出苗率明显低于对照,与对照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