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10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铃虫精子的超微结构及对其辐照后变化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棉铃虫(HelicovrpaarmigeraHuebner)真核精子和无核精子的超微结构,比较了在经γ射线照射的棉铃虫精子与未照射虫精子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棉铃虫真核精子和无核精子的顶体结构有较大差异。真核精子有核,呈半月形,鞭毛线粒体衍生物与微管系统紧密结合,从头到尾在质膜上都覆盖许多特定结构的外长物;无核精子没有核,顶体和鞭毛通微管连接,鞭毛缄粒体衍生物与微管系  相似文献   
2.
3.
辐射不育小菜蛾的扩散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2)~p标记法研究了辐射不育小菜蛾的扩散能力。试验表明,10天内,不育小菜蛾有94%扩散在40m范围内,极个别可达120m,而在这10天中,后3天的诱捕虫数平均每天仅占总诱捕虫数的0.5%,说明辐射不育小菜蛾的扩散有一定期限,3天内扩散范围约700m~2。  相似文献   
4.
辐射不育技术防治柑桔大实蝇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贵州省惠水县中联桔园(500亩)中,1987年和1989年分别释放56272头和95320头辐射不育柑桔大实蝇,释放比分别为12.5:1和45:1,使柑桔大实蝇虫果率由常年的5—8%下降到0.005%,防治效果十分显著。测得柑桔大实蝇可飞翔扩散1500米远。  相似文献   
5.
柑桔大实蝇Dacus citri (Chen)辐射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大实蝇的辐照适期为羽化前1—2天的末期蛹,即黑复眼黑翅期。9krad的辐照剂量对柑桔大实蝇的羽化率、寿命和交尾时间无影响,而卵的孵化率为零,是适宜的辐射不育剂量。  相似文献   
6.
小菜蛾半合成饲料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83-28号半合成饲料配方,在实验室连续大量繁殖小菜蛾已获得成功。在温度23±1℃,相对湿度60-70%条件下,初孵幼虫至成虫的历期为14.7天(幼虫10.2天,蛹4.5天),得蛹率为54.1%,蛹重平均达101.8毫克/20头,羽化率为95.0%。成虫行为正常,雌虫平均寿命15.0天,雄虫为21.5天。每雌产卵量104粒(89—199粒)。该饲料成本低廉,配制简单,饲养管理方便,在22×15×5厘米的塑料饲养盒中1次平均可得蛹1669头。已在实验室连续饲养6代。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十五”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全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形势严峻,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繁重。“十五”期间,云南省将水土保持作为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全力服务“三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重大进展。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依法开展,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生态修复稳步推进,监测预报初见成效。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1万km2,新实施保护面积2.46万km2,全面完成了“十五”各项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 钴60—γ射线在生物学领域中已被广泛应用。如细菌、病毒和原虫等经γ射线辐照诱发变异,然后选择致弱品系供制造疫苗,或利用变异品种生产生物制剂。还有用γ射线辐照畜产品、中成药、医疗用品、培养基及其他材料进行灭菌消毒。此外世界上许多国家还用来作食品灭菌消毒,以利贮存。肉毒梭菌芽胞对物理化学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并能产生大量毒素。本试验目的是确定钴60-γ射线杀灭肉毒梭菌CD型芽胞的剂量,以及观察对毒素的影响。以便找出一种能杀死芽胞而保留毒素的简单而又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糖醋液和活雌蛾的方法诱集回收野蚕雄蛾,研究辐射不育野蚕雄蛾的田间扩散能力。试验表明,该回收方法可以使田间释放的野蚕雄蛾的回收率达12.6%-13.5%,不育野蚕雄蛾在24h内,90.8%扩散在距释放中心半径内15m的圆周内,覆盖面积达700m^2。据此,在用辐射不育法田间防治野蚕时,1hm^2桑地只需设立30个释放点就可满足防治的需要,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光照时数对野蚕交尾和产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在人工饲养野蚕(Bombyx mandarina Moore)中,常见野蚕的交尾率、产卵量及卵孵化率时有差异.了解环境因子对野蚕生殖的影响,对人工饲养有一定的意义.为此,笔者研究了光照时数对野蚕交尾、产卵和卵孵化的影响,找出野蚕饲养中的适宜光照条件.材料和方法一、8月下旬从浙江省桐乡县梧桐乡取野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