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岭南树桩盆景艺术,从诞生到逐步成长,发展非常迅速,成果十分显著。形势是相当喜人的。在改革开放的浪潮推动下,现在可以说,岭南盆景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期。但在艺术水准上要不断有新的突破,再上新台阶,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研究创新发展途径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不继承传统,创新就没有基础;如果不创新,也难于继承、难于发展。创新就是发展,就是希望。发展到今天的岭南树桩盆景艺术性很高,耐人寻味,而且造型技艺,已逐步渗透到各省各流派的盆景艺术中去。但也存在许  相似文献   
2.
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方案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解决农业面源对环境的污染,对山东省莱芜市农业面源污染的情况进行了调研,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方案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杨荣泉 《广东园林》1993,(3):30-32,38
一 树桩盆景艺术独特的美 我国古老的盆景艺术,源于汉晋,成于唐宋,盛于明清,迄今一千数百年的历史。所以要想从历史上去寻找盆景艺术属何种艺术,尚不可能,只有靠现代的盆景艺术家从实践和理论研究中,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个认识论的法则,才能把盆景艺术科学的客观的把它规定出属何种艺术。现在我国的盆景界,对树桩盆景艺术属何种艺术,各抒己见,一曰盆景艺术是人工生态的艺术,二曰盆景艺术是观赏艺术,,三曰盆景艺术是视觉艺术,四曰盆景艺术是造型艺术,或曰线条造型艺术,五曰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水肥增产耦合效应及经济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周军  杨荣泉 《华北农学报》1994,9(3):100-106
通过田间试验,提出冬小麦水肥增产耦合效益的田间试验设计、试验统计分析、水肥因子增产耦合效应和最佳水肥投入经济性分析等,突出了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优化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论岭南树桩盆景的艺术风格及其技艺的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树桩盆景是盆景艺苑中的一枝后起之秀,她的独特风格已成为我国园林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本文就岭南盆景的艺术风格及其技艺的创新发展谈一些认识和体会.一、岭南树桩盆景的起源和发展概况我国古老的盆景艺术,源于汉晋,成于唐宋,盛于明清,至今有一千数百年的历史.然而,岭南盆景则仅有一百年左右的历史.在此之前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中国南北各地的盆景基本上是属于同一类型的.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艺术和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使广东很多热爱盆景致力于盆景研究的有识之士,越来越不满足于这种单一的盆景艺术,因此产生了强烈的改革传统盆景艺术,创造更适合于我省气候条件、树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水肥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着重讨论了小麦水肥交互效应与产量的关系,不同水肥条件下土壤中铵态氮的时空分布,以及植株吸收氮素的一般规律,为合理制定水肥调控技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氮交互作用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中硝化氮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获得冬小麦灌水量和施氮量的最佳组合,在粉砂壤中进行了水氮交互效应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及土壤中硝化氮分布的影响的试验。试验中灌水量取低,中、高3个水平,分别是维持土壤含水率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45%、55%、65%,施氮量的3个水平为154.5,206.5,258.5kghm^-2。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区特定气候,土壤条件下,中水平灌水和施氮的组合处理效果最佳,低水平灌水和施氮的组合处理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8.
作者在借鉴国画技法的基础上,提出树桩盆景创作有八法:气韵生动、枝法用剪、因材造型、衬配得当、经营位置、管理养护、确切命题、继承创新。岭南盆景的创始人之一的孔泰初盆景大师曾指出:岭南盆景的艺术造型,不仅取材于南方山野林木的体态、风韵,而且吸收了中国画理和技法。孔泰初先生的盆景艺术作品,是现实生活中的高度概括,由此可见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