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
为了充分利用油茶资源,以油茶饼粕为试材,通过提取剂筛选和均匀试验设计等优化提取条件,采前1 d喷施粗提液,观察其对火龙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油茶饼粕最佳提取条件为是1 g饼粕15 mL 85%甲醇料液比在75 ℃下超声波辅助提取2 h,提取2次。采前喷施粗提液可显著提高火龙果采收时果皮色泽b *和果实抗坏血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果皮硬度、果肉黏度、TSS(总可溶性固形物)及还原糖含量(P<0.05);采前喷施粗提液显著延缓贮藏期间火龙果果肉黏度的急剧增加(P<0.05),维持果皮亮度L *b *、果肉硬度、TSS及抗坏血酸含量,从而延缓霉烂指数的升高,维持火龙果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冰温或冷藏对牦牛肉贮藏品质及水分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从分子水平探索牦牛冷鲜肉贮藏品质特性,在冰温(-2℃)和冷藏(0℃)条件下贮藏过程中,研究牦牛肉感官品质、丙二醛含量、菌落总数和色泽的变化,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研究牦牛肉在贮藏过程其水分迁移规律,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技术(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研究牦牛肉在贮藏过程其蛋白质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牦牛肉在冰温贮藏条件下贮藏24 d仅降为"二级鲜肉",菌落总数为5.12 lg(CFU/g),而冷藏条件下贮藏至18 d已为"二级鲜肉",菌落总数为5.25 lg(CFU/g)至24 d已腐败变质,菌落总数为6.28 lg(CFU/g)。牦牛肉样在贮藏过程色泽红度值先上升后下降,与冰温贮藏相比,冷藏条件下降速度更显著(P0.05)。牦牛肉丙二醛含量随贮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冷藏条件与冰温贮藏条件比较,丙二醛增加更快。上述数据表明冰温对牦牛肉的贮藏保鲜效果更好。同时,在上述两种贮藏条件下,牦牛肉中结合水含量变化趋势相同,两种贮藏条件下结合水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不易流动水含量在冰温条件下比冷藏条件下波动小,自由水含量在冷藏条件下比冰温条件下波动小。不同贮藏条件下牦牛肉弛豫时间对应的结合水和自由水迁移明显,且冰温条件变化幅度低于冷藏条件,说明冰温条件更利于维持水分子与其他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间接说明冰温保鲜效果更佳。对于贮藏过程蛋白质二级结构变化,冰温条件下贮藏18 d后无规则卷曲相对平均含量,比冷藏条件下无规则卷曲相对平均含量低,且差异显著(P0.05)。综合分析表明,与冷藏条件相比,冰温条件下牦牛肉结合水、蛋白质分子结构更加稳定,对维持肉生理、生化品质更为有利,因而冰温贮藏比冷藏效果更好。研究为冷鲜肉贮藏保鲜的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前喷施糖醋螯合钙对蓝莓外观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省3个主栽蓝莓品种‘巴尔德温’‘粉蓝’和‘梯芙蓝’为试材,花后第20、40、60天时喷施稀释1 000倍的糖醋螯合钙,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采前喷施糖醋螯合钙对蓝莓果实外观形态、理化指标、营养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采前喷施糖醋螯合钙能提高蓝莓果实的横径、纵径、表面色泽及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降低总酚含量(降幅为13.13%~22.93%),改善外观品质;喷施糖醋螯合钙对3个品种的品质影响存在极大差异,显著降低巴尔德温果实p H、出汁率,较对照分别降低了8.02%、27.36%,显著降低粉蓝果实的还原糖含量(降幅达44.13%)和花色苷含量;显著提高梯芙蓝果实的花色苷含量,增幅达96.07%;喷施糖醋螯合钙后,巴尔德温和粉蓝果实对DPPH的清除能力及抗氧化能力(FRAP)均降低,粉蓝和梯芙蓝果实对ABTS的清除能力也显著降低;喷施糖醋螯合钙,巴尔德温果实中乙酸含量比对照提高9.96倍,粉蓝果实中苹果酸、乳酸和乙酸含量分别增加3倍、100倍和61.6%,梯芙蓝果实中乳酸、乙酸和柠檬酸含量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前西藏牦牛曲拉缺乏标准化加工技术,导致曲拉加工产品质量差且不稳定、产品单一、外形欠美观。采用现代食品加工工艺,形成了牦牛原料乳检验、原料乳预处理、乳脂分离及标准化、杀菌、接种发酵、加热、挤压脱水、干燥、包装、冷藏的牦牛曲拉的生产规程,其为实现牦牛曲拉标准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生产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大棚设施,秋冬、早春栽培草莓,春夏套种栽培水果玉米,在早春让水果玉米与草莓套种共生长一段时间,是上海近年为提早水果玉米上市期,从而达到提高商品水果玉米经济效益的目的而新创的茬口栽培模式。系统介绍了配合此栽培模式所采取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病虫害防效高,省药省工,节本增效,充分提高了设施的经济效益,在上海地区,草莓套种水果玉米合计亩产值可达3.5万元以上,单位面积收益达常规茬口的1.5~2倍。  相似文献   
6.
桃树流胶病是桃树的重要病害,经过数年的观察,摸索出了简便、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法,病情指数的分级标准,并通过对2009~2017年桃树流胶病调查数据的汇总和各年度关键时期的气象要素变化与桃流胶病发生的相关性分析,用多元互作项逐步回归法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较为理想的预警模型,经将观察值与模型预测值进行反复对比验证,结果显示,预警模型的平均符合率达到99.2%,并归纳出4级偏重发生预警参数值区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