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1篇
畜牧兽医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双乙酸钠为白色无毒晶体,是乙酸钠的一种衍生物。文献报道,双乙酸钠对奶牛的产奶可起明显的增奶增脂作用。双乙酸钠在畜体内分解为醋酸根和钠离子,醋酸是乳脂肪的前体、牛奶中50%的脂肪酸是由醋酸钠合成的,它在机体内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乳脂率的高低。  相似文献   
2.
50头经产的黑白花奶牛200天的试验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异位酸的试验牛,平均每头每日产奶量比喂基础日粮的对照牛多1.01公斤,增加5.14%(P<0.01);折算成标准奶,每头每日比对照牛多产1.41公斤,增加7.84%(P<0.01)。乳脂、乳蛋白和乳中干物质的含量分别提高4.43%,1.31%和2.68%。试验牛产1公斤标准奶所需要的奶牛能量单位和粗蛋白质比对照牛低。两组牛的健康状况和繁殖性能相似。  相似文献   
3.
双乙酸钠饲喂泌乳牛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南宁市红星奶场建于1958年,以饲养黑白花奶牛为主,现有奶牛533头,其中成年母牛342头。建场以来,产量逐年上升,1988年成年母牛平均年单产(305天)达5119公斤,全年共产牛奶1597吨,牛奶经营利润  相似文献   
5.
<正> 自1980年以来,南宁市红星乳牛场成年母牛群中发生一种以后肢蹄部变形、跛行等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往往导致病牛卧地不起,随后因继发褥疮而过早被淘汰。据1981年统计,患有蹄病的牛124头,发病率为40%,淘汰病牛26头,占9.7%。经用一般治疗蹄病的方法治疗无效。为了查明该病的发病原因,以便制订切实可行的防制措施以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我们对该场300多头泌乳母牛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和病理观察、实验室血钙及血磷及碱性磷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笔者今年初在南宁作了一次稻草氨化试验。经测定,稻草经过氨化处理后,粗蛋白可提高1.36倍,消化率可提高15.25%。用氨化稻草饲养本地水母牛和黑白花青年母牛的试验结果:试验组每头牛每天分别提高增重40.95%,和12.24%。从而体会到氨化稻草确值得在我区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广西南宁地区奶牛肢蹄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西南宁市红星乳牛场成年母牛群中发生一种以后肢蹄部变形、跛行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据1981年统计,患有啼病的牛124头,发病率为40%,淘汰病牛26头,占9.7%。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和病理观察、实验室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骨钙与骨磷含量测定、X射线诊断及日粮配方调查,确认该场肢蹄病是由于高钙低磷日粮而引起的奶牛骨软病。 1.流行病学调查该场奶牛舍饲,水泥混凝土运动场。场地排水不畅,多处积水,碎石散落运动场内。牛床为水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