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8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烯利对甘蔗节间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及酶细胞化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酶细胞化学研究显示:甘蔗茎杆节间薄壁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主要分布在细胞的液泡膜内表面和液泡液中,线粒体、叶绿体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膜表面也有过氧化物酶存在,而细胞核、细胞壁和胞间隙中很少或末见过氧化物酶分布。在甘蔗工艺成熟过程中,节间过氧化物酶活性是波动性变化的,不同品种表现不一致,但存在一个基础酶活性。乙烯利处理对过氧化物酶活性有影响,能提高和(或)维持较高水平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酶活性时间在处理后1~3周,因品种不同而差异。3个参试品种中有2个品种(桂15和新台糖16号)在乙烯利处理后酶活性表现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2.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我院近年收集的甘蔗及其近缘属植物中,一些代表性材料的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进行分析。通过对植株不同组织、不同叶位叶片间,甘蔗属内不同种间,甘蔗各近缘属间,以及有密切亲缘关系的若干甘蔗栽培品种的同工酶谱特点的比较,对所研究材料的亲缘关系,在进化和分类上的地位,以及同工酶分析在品种鉴定上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3种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0mg/L、100mg/L、400mg/L分别对中熟品种桂糖15号(G15)和早熟品种新台糖20号(ROC20)在下种前进行24小时浸种处理,在没时期观察主要农艺性状,抽样测定+4时所在节间的有关生理生化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用乙烯利溶液浸种处理后,在分蘖期和拔节期,100mg/L和400mg/L浸种处理的甘蔗体内含水量、细胞膜透性、过氧化物酶、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Mg^2 -ATP酶、Ca^2 -ATP酶的活性均低于对照,最终小区产量G15分别下降了6.44%、31.95%;ROC20分别下降了2.15%、23.61%。在本研究中,所有的乙烯利浸种处理都提高了这两个甘蔗品种的分蘖率,并使最终的有效茎数增加。此外,100mg/L乙烯利浸种处理还提高了ROC20个的甘蔗蔗糖分,降低了蔗汁还原糖含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垂直板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采集自广西各地的50个割手密样本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分析,据同工酶谱的特点,供试材料可区分为12个类群。对这些类群的地理分布特点以及进化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对桂糖 15号宿根蔗以高效专用甘蔗液肥“蔗丰灵”进行不同处理 ,均获得增产、增糖的效果 ;尤其在促进茎径的增粗、增高方面表现更为显著 ,最终实际砍收产量比对照增加 17.4 % - 2 2 .2 %。既喷施“蔗丰灵”又盖膜的比盖膜不喷和不喷不盖膜的处理蔗糖分分别高 0 .39%和 0 .76 % (绝对值 )。不同处理间生理生化指标如叶绿素含量 ,苹果酸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等都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阐明了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建设多功能、多学科联用综合性实验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并介绍了本实验室在如何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 ,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开设技术实验课程 ,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创造条件 ,为科研工作积极提供技术支持 ,以及促进实验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及成效  相似文献   
7.
在甘蔗分蘖期用200mg/L乙烯利对桂糖15号和新台糖1号进行叶面喷施,在处理后不同时期取样测定叶片的叶长、叶宽及若干生理生化指标,以探讨乙烯利对甘蔗叶片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乙烯利处理后的一定时间内,叶片的生长先受抑制随后逐渐恢复到对照水平;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淀粉酶、Ca2 -ATP酶、Mg2 -ATP酶等酶活性表现出先下降后提高,而中性转化酶的活性则先提高后下降。  相似文献   
8.
在分蘖期用100mgL-1和400mgL-1浓度乙烯利对早熟、中迟熟两个熟性不同的甘蔗品种进行叶面喷施,喷后2~10周内对新出叶的观测表明:①乙烯利对叶的长、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00mgL-1浓度处理的抑制较轻。②对叶片维管束、叶肉细胞的发育分化起着深刻的影响,100mgL-1浓度处理对维管束和叶肉细胞的生长有所抑制,但却促进了其形态分化  相似文献   
9.
对处于伸长生长后期的两个甘蔗品种,用三种生长调节剂进行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粤糖71/210经草甘膦处理及桂糖11经乙烯利处理后,有降低叶片含水量,减少绿叶面积的作用,表现有良好的催熟增糖效果.增糖最佳时期为:粤糖71/210经喷施草甘膦后2个月,桂糖11经喷施乙烯利后1个月,甘蔗蔗糖分分别比对照高1.45%和2.42%;PP_(333)的作用不明显。三种处理在植株株高、茎节数、节间长度、蔗产量及宿根蔗出苗数等方面,与对照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 3种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 0 mg/ L、10 0 mg/ L、4 0 0 mg/ L分别对中熟品种桂糖15号 ( G15)和早熟品种新台糖 2 0号 ( ROC 2 0 )在下种前进行 2 4小时浸种处理 ,在不同时期观察主要农艺性状 ,抽样测定 +4叶所在节间的有关生理生化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用乙烯利溶液浸种处理后 ,在分蘖期和拔节期 ,10 0 mg/ L和 4 0 0 mg/ L浸种处理的甘蔗体内含水量、细胞膜透性、过氧化物酶、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Mg2 +- ATP酶、Ca2 +- ATP酶的活性均低于对照 ,最终小区产量 G15分别下降了 6.4 4 %、3 1.95% ;ROC2 0分别下降了 2 .15%、2 3 .61%。在本研究中 ,所有的乙烯利浸种处理都提高了这两个甘蔗品种的分蘖率 ,并使最终的有效茎数增加。此外 ,10 0 mg/ L乙烯利浸种处理还提高了 ROC2 0的甘蔗蔗糖分 ,降低了蔗汁还原糖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