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0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地地上物生物量(AGB)是评价草地生产力的重要指标,精准反演天然草地的AGB,对草地长势监测和草畜平衡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常用的遥感数据(如Landsat和MODIS等)受较低时间或空间分辨率引发的诸多问题的影响,因此探索具有更高时空分辨率及更多光谱波段的Sentinel-2卫星数据在县域尺度的草地植被监测状况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Sentinel-2卫星遥感影像和青海门源县实测草地AGB数据,构建了基于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3种机器学习方法的草地生物量估算模型,研究了2019-2021年门源县天然草地生物量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Sentinel-2卫星影像的3个原始波段(B2、B6、B11)和2种植被指数[反红边叶绿素指数(IRECI)和特定色素简单比值植被指数(PSSRa)],是草地AGB敏感的特征变量。其中,红边波段(B5、B6、B7)对天然草地AGB遥感反演具有重要作用。2)基于RF算法的草地AGB估测模型是门源县天然草地生物量估测的最优模型(验证集R2为0.72,RMSE为622.616 kg·hm-2),优于SVM模型(...  相似文献   
2.
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是衡量草地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准确测定草地AGB具有重要意义。高光谱因具有时效性强、不破坏草地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草地生理生态指标的测定。本研究提取和计算了海北试验站高寒草地冠层的原始光谱(Original spectrum,OR)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First derivative spectrum,FD)反射率、光谱位置面积参数(Spectral parameters of spectral position and area,PA)和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ices,VI)4种不同类型的特征变量,使用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和递归特征消除算法(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RFE)进行特征选择,采用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RF)构建草地AGB估测模型。结果表明:在由4种特征变量分别构建的草地AGB估测模型中,基于VI的RF模型精度最高(测试集R2=0.70,RMSE=557.87 kg·ha-1),实测AGB与估测AGB的线性R2达到0.72;不同类型特征变量组合构建的草地AGB估测模型中,PA+VI组合的RF模型精度最高(R2=0.71,RMSE=548.97 kg·ha-1),实测AGB和估测AGB的线性R2达到0.73。  相似文献   
3.
北疆不同草地类型MODIS植被指数的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利用卫星遥感数据TERRA/MODIS,以2004、2005年5-10月的月度变化为例,分析了北疆试验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人工草地和沼泽5种草地类型植被指数(MODIS-EVI、NDVI)在各个生长阶段的变化,从而反映5种草地类型生长状况及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5种草地类型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均比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小,两者月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EVI变化幅度比NDVI小.在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温性草原化荒漠草地类型上EVI比NDVI更稳定,但在沼泽多水的自然环境和人工草地上,EVI波动幅度大于NDVI.  相似文献   
4.
基于土地利用/覆盖的甘肃省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景观类型丰富多样,在中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安全中起关键性作用,也为当地发展提供着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生态服务。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甘肃省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的安全与稳定遭到严峻挑战。本研究基于欧洲航空局全球土地利用/覆盖数据(CCI-LC),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方法分析了2005-2019年甘肃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通过构建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2005-2019年间,裸地面积减少最多,变化率1.88%,耕地次之,变化率2.31%;草地面积增加最多,变化率1.83%,建设用地次之,变化率191.08%。2)所有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中,建设用地的动态度最高且在整个研究时期内变化速率都保持在较高水平,综合动态度最大的时期为2010-2019年。3)土地利用/覆盖转移矩阵主要表现为耕地、林地、草地、裸地之间的转入与转出以及其他土地类型向建设用地的转入。4)2019年整体的生态风险值较2005年明显上升。其中低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面积最多,转化最频繁;中等风险区、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面积虽然较少,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我国草地遥感科学发展的轨迹、内涵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面总结国内外草地遥感科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多年研究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草地遥感科学的概念和体系,并系统地论述了我国草地遥感科学发展的过程、内涵与特点及前景展望,为草地遥感技术和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MODIS、Landsat-8 OLI和HJ-1A/1B CCD卫星遥感资料,结合2013-2014年甘南州夏河县桑科草原试验区野外实测数据,建立了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筛选出基于不同遥感资料植被指数的生物量最优反演模型,比较分析了生物量最优模型的空间效应。同时,分析了2000-2013年基于MODIS植被指数估算的试验区产草量的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草地生物量最优反演模型为基于Landsat-8 OLI NDVI数据的对数模型(y=727.54lnx1+495.23,R2=0.772,RMSE=31.333 kg DM·hm-2);在30和250 m空间分辨率下,基于MODIS NDVI及EVI、Landsat-8 OLI NDVI和HJ-1A/1B CCD NDVI最优模型估算的生物量均高于实测生物量,其中Landsat-8 OLI NDVI数据估算的草地生物量与实测生物量值最接近;2000-2013年试验区草地总生物量整体上具有显著增加的趋势(R2=0.590 7,P0.001),平均增加速率达50.57 kg DM·hm-2·a-1。  相似文献   
7.
北大营示范场黑麦草引种与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1998年2-11月在云南省北大营示范场引种的10个黑麦草品种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在高、中、低3种施肥水平下黑麦草的累计产量、月平均产量及其生长速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影响产量的主导因子及其监测模型。结果表明,在10个品种中,伯生(Bison Intermdiate)及安巴瑟(Embassy)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黑麦草产量主要受气候、土壤肥力及品种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测草盘高度、降水量、蒸发量、日照时数和牧草生长天数等5个因子,可以较好地模拟、评估黑麦草产量的变化动态。  相似文献   
8.
遥感技术在草地资源管理上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草地资源的发展和管理依赖于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遥感技术可以提供许多信息用于研究草地资源管理方面的各种变化,我们期望,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草原管理专家,具有遥感方面的专长。这方面的训练和培训,除了航片的判识外,还将包括数字图形分析技术、日益广泛应用的地理信息系统、机载视频遥感以及正在发展的高分辨率系统等。遥感数据,可以从航空航天这两种飞行器上得到,用于草地资源的调查,评价和监测;将这些遥感资料与其他资料相结合,可极大地支持和完善草地资源的使用、维护和管理方面的决策技术。  相似文献   
9.
梁天刚  卫亚星 《草业科学》1993,10(5):71-72,F00370
本文主要介绍了微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PC ARC/INFO 的结构,主模块 ARC 及其主要子模块的功能,系统优化的方法及该系统当前的主要应用领域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0.
杨淑霞  周兆叶  魏伟  靳学涛  梁天刚 《草业科学》2012,29(12):1849-1853
道路交通的通达性是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和经济联系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利用ArcGIS的网络分析和空间分析功能在对石羊河流域公路交通网络通达性定量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引力、潜力和场强模型对区域内7个县(区)的空间相互作用程度、城市潜力值和城市的辐射场强进行定量测度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凉州区对区域内城市作用力最强,城市对外相互作用潜力大,辐射带动作用强度高。区域整体上形成了以金川区、凉州区为中心的辐射中心,其对区域内其他县、区的辐射强度随交通距离增加和道路通达性降低而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