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为探究长期施肥与耕作对紫色土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方法]试验规定各小区均采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的紫色土坡耕地典型种植模式,在15°紫色土坡耕地设置5种处理:顺坡耕作无施肥(CK)、顺坡耕作有机肥与化肥配施(T1)、顺坡耕作单施化肥(T2)、顺坡耕作单施化肥增量(T3)、横坡垄作单施化肥(T4),每种处理重复3次。在2008—2020年,共监测107场侵蚀性降雨事件,分析了不同事件降雨量及施肥耕作处理下径流深、泥沙量、泥沙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不同施肥耕作处理中,单位面积年产流深最大为100.37 mm,最小为4.56 mm。除T2与T3处理径流深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处理间径流深差异显著(p<0.05),且均显著小于CK处理,均值大小依次为CK>T3>T2>T1>T4。除T1与T2处理泥沙量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处理间泥沙量差异显著(p<0.05),且显著小于CK处理,均值大小依次为CK>T3>T2>T1>T4。T1、T2、T3的泥沙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  相似文献   
2.
由于长期以来水资源开发活动日益增强,艾丁湖生态区入湖水量不断减少,湖面萎缩;区域土地沙化、沙漠化趋势未根本扭转;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生态、生活用水风险增大;陆生、水生物种消亡趋势加剧;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呈不断增加趋势;沙尘、盐尘天气爆发风险不断累积增大,使得艾丁湖生态区生态压力不断增大,生态恶化趋势明显.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地理信息技术以及现场取样调查,分析了艾丁湖流域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探明了自然植被盖度退化情况.结果表明,天然植被的平均覆盖度在1976—1995年呈减小趋势,在1995—2010年呈增大趋势,在2010—2019年转为减小趋势;高盖度植被由南向北发生迁移;天然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埋深逐渐加大,且受不到山区的地表水补充,以及由于城乡工矿用地的扩张导致天然植被减少.  相似文献   
3.
翻耕除草对不同坡长下紫色土氮磷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自然降雨下翻耕除草和坡长对紫色土氮、磷流失的影响,通过野外设置径流小区(2个坡面:翻耕除草与自然恢复;3种坡长:20,40,60 m,共9个小区),定位监测研究不同处理下产流产沙及氮、磷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同一坡面不同坡长间产流产沙差异不显著(P0.05);同一坡长不同坡面处理小区的径流量、产沙量差异极显著(P0.01)。与翻耕除草相比,自然恢复坡面20,40,60 m坡长小区径流量分别减少77.55%,62.62%,79.56%,产沙量分别减少85.21%,94.97%,96.25%。仅在40 m坡长下,不同坡面处理径流中DN、DP流失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坡长DN、DP流失量差异显著(P0.05);各坡长不同坡面处理下泥沙中TN、TP流失量差异极显著(P0.01)。与翻耕除草相比,自然恢复坡面处理径流中DN、DP流失量分别减少75.13%,80.22%,泥沙中TN、TP流失量分别减少96.07%,96.38%。在翻耕除草坡面处理下,降雨强度与径流量、产沙量及泥沙中的TN和TP流失量呈极显著幂函数关系;在自然恢复坡面处理下,上述关系均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紫色土氮、磷流失及面源污染防治等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葡萄是深受人们普遍喜爱的水果,葡萄酒和葡萄汁是经久不衰的保健饮品,葡萄的其他制品如葡萄罐头、果酱、果脯、果醋等也很有市场。葡萄适应性强,用途广、经济效益高,全世界60多个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国家均有商品性栽培,但主要集中在欧洲,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最近10年,由于欧洲市场上葡萄酒供大于求,迫使一些葡萄和葡萄酒生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设计3因素3水平L9(33)实验研究了温度、加碱量、碱热时间对蔗渣的降解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考察因子的主次以及最优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碱热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处理条件为碱热处理温度100℃,Nao H浓度6%和停留时间40 min时,甘蔗渣样品的SS溶解率达到最大值为16. 2%,各因素对SS溶解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加减量温度碱热时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以人工神经网络(ANN)为代表的机器学习模型在很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例如:用于图像识别的深度学习模型、用于围棋对弈软件Alpha Go的强化学习模型等。本文提出了一种耦合机器学习模型,并用于流域洪水预报。该模型通过独特的建模方式将ANN与K最近邻方法相耦合,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和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进行训练,较好地解决了传统ANN模型预见期仅为一个计算时段长、ANN拓扑结构和参数难以同时优化、ANN训练局部极小、单个ANN预报能力不佳等问题。在屯溪流域洪水预报中的应用表明,耦合机器学习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较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河流渗滤是一种自然净化过程,污染河水通过该过程在河流沉积层中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得污染物浓度降低,入渗河水水质得到净化。为了研究BTEX污染河水通过河流渗滤系统时的吸附行为,进行了静态吸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BTEX 4种组分在3种河流沉积物样品中的吸附平衡均可以在48 h内完成。通过比较BTEX在3种不同河流沉积物样品中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可以发现BTEX在粉土中吸附速率最大,细砂中次之,粗砂中最小。BTEX在粉土和细砂中的吸附等温线符合Henry等温吸附方程,而在粗砂中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3种土壤中粉土和细砂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而粗砂吸附容量相对较小;粉土和细砂对苯的吸附能力最强,甲苯次之,乙苯和间二甲苯相对较小。从阻滞因子的计算结果来看,黄河花园口区采集的河流沉积物样品对BTEX各组分的迁移均具有较强的阻滞作用,在较高浓度范围内,河流渗滤系统能够通过吸附作用有效阻滞BTEX污染物,降低其对地下水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不同土壤容重水平下喀斯特黄壤分离能力水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开展不同流量(20,30,40,50,60 L/min)条件下的室内模拟细沟水流冲刷试验,研究不同容重(1.06,1.15,1.18,1.21 g/cm3)对喀斯特黄壤分离能力(D c)的影响,并建立土壤分离能力预测经验模型。结果表明:流量与容重均显著影响土壤分离能力,当容重为1.06 g/cm3时,D c随流量呈幂函数递增,而在其他更高的容重条件下,D c随流量呈线性增加;同一流量条件下,D c随容重增加呈线性减小,且减少趋势在高流量条件下更为明显;幂函数方程可分别描述D c与水流剪切力(τ)、水流功率(ω)、单位水流功率(P)、过水断面单位能量(E)间的关系,利用水流剪切力来预测土壤分离能力(R 2=0.96)更为理想;细沟可蚀性系数(Kτ、Kω、K P、K E)及临界水动力学值(τC、ωC、P C、E C)随容重增加均呈减小趋势,且容重与细沟可蚀性系数(Kτ、Kω、K P、K E)间存在线性关系。研究结果为阐明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机理、建立该地区土壤侵蚀过程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流域水文模型参数存在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对模型模拟与预测的精度产生显著影响。如何科学量化参数不确定性并分析其产生的不良影响是水文模拟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为了研究这一问题,回顾和归纳了不确定性量化研究领域涉及的方法与技术,讨论了不确定性研究各环节中的成熟成果与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对流域水文模型参数不确定性量化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