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3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调查阿尔泰山两河源草地地上植被,确定点位因子对草地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两河源草地管理、维护以及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草地生态安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两河源草地为研究对象,沿经度、纬度和海拔梯度调查了30个样地草地的植被状况,利用α-多样性测度中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对草地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两河源草地地上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表现出明显空间规律,地上生物量呈中西部高,东南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而物种多样性则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同时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与纬度、经度、海拔均显著相关(P<0.05)。经度、海拔、纬度和盖度共同作用影响了地上生物量的分布格局;经度、海拔和纬度共同作用影响了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格局。【结论】两河源草地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规律性,经度、海拔和纬度等环境因素是影响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
新疆富蕴地区草地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及VOR指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草地生物量对物种多样性和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以2020年新疆富蕴地区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VOR评价指数并结合草地生物量来探讨三者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富蕴地区神钟山林区和沙库尔布拉克林区地上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沙库尔布拉克林区和其他林区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喀依尔特林区和沙库尔布拉克林区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2)各林区VOR指数评价中沙库尔布拉克林区处于不健康水平。3)富蕴地区草地物种多样性和VOR指数随着地上生物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表现出典型的单峰关系,主要与草地生产力、物种间共生、竞争有关。  相似文献   
3.
以阿尔泰山哈巴河地区5个林区的4种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分析哈巴河地区5个林区各草地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运用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VOR指数等方法,探讨不同草地类型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对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草地类型中,荒漠草原与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甸间群落的相似性系数在0~0.25,异质性大,山地草原和山地草甸草原间的相似性系数处于0.50~0.75,异质性小。(2)在4种草地类型中,各草地类型的Margalef指数与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之间R2均小于0.75,且二次项拟合显示出较大的差异,盖度与生物量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3)海拔与生物量关系均较差,R2均小于0.40,仅山地草甸的海拔与生物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其余均不相关。(4)5个林区总体上9月生物量小于6月,但白哈巴林区的山地草原和山地草甸草原的生物量6月小于9月,呼吉尔特林区的荒漠草原生物量6月小于9月。(5)通过对5个林区平均的生物量与VOR指数做拟合分析,R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性以及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变化特征.以阿尔泰山布尔津林区5种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布尔津林区各草地类型的调查,分析了阿尔泰山布尔津林区各草地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1)5个草地群落类型地上生物量差异明显,荒漠草原和山地草甸草原较低,山地草原最高,而山地草甸和高寒草甸处于...  相似文献   
5.
殷锡凯  叶茂  赵凡凡  周泉 《水土保持通报》2021,41(6):220-225,236
[目的] 对阿勒泰林区放牧前后的草地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为该区退化草地恢复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了VOR综合指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并结合物种多样性测度中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对阿勒泰林区草地生态系统整体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 ①各监测点Margalef指数差异表现在旅游区放牧前后差异极显著(p<0.01),牧道放牧前后差异显著(p<0.05);前山山坡、牧道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的放牧前后均表现出差异极显著(p<0.01);各监测点Alatalo指数放牧前后差异不显著。②阿勒泰林区放牧后草地生态系统结构较稳定;阿勒泰林区放牧前后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组织力(O)、恢复力(R)值差异显著(p<0.05)。③VOR指数表现为牧道放牧前后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监测点的VOR指数放牧前后差异不显著。④各监测点放牧前后草地健康状况评价结果一致,为“健康”状态,但各监测点的VOR综合指数值存在差异。[结论] 阿勒泰林区放牧后草地生态系统结构较稳定,监测点旅游区的Margalef丰富度放牧前后差异极显著(p<0.01),前山山坡、牧道的Simpson优势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放牧前后均差异极显著(p<0.01);各监测点放牧前后草地健康状况评价为“健康”。  相似文献   
6.
运用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评价模型(VOR)评价阿尔泰山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健康整体状况,分析不同人为干扰方式(放牧、旅游和开矿)对阿尔泰山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健康影响,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人为活动干扰下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阿勒泰林区林地和草地均处于健康状态;布尔津林区林地处于亚健康状态,草地处于健康状态;富蕴林区林地处于健康状态,草地处于不健康状态。2)受旅游活动影响,布尔津林区旅游样地内区森林处于不健康状态,而草地处于健康状态。阿勒泰林区与布尔津林区旅游样地内草地差异不显著,也处于健康状态。受放牧影响,阿勒泰林区和富蕴林区牧道两侧草地均处于健康状态,但阿勒泰林区的草地组织力、恢复力和活力均高于富蕴林区草地。3)阿勒泰林区旅游样地6-9月草地生物量明显下降,差异十分显著;从牧道两侧草地变化看,6-9月,牧道两侧的草地生物量下降明显,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也下降。4)富蕴林区废弃矿区样地外围随着距离增加,草地总生物量出现下降趋势,草总盖度在300 m处增加到最高值。5)3个林区的牧道、旅游和矿区的草地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除草地组织力指标外,3种人类活动干扰方式下的草地恢复力和活力2个指标影响差异不大。不同人类活动干扰方式下的草地健康水平的排序为牧道>矿区>旅游区,因此更应该注重旅游区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