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2篇
  19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施肥对不同品种麦田CO2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施肥对小麦田间CO2释放量的影响,本研究设计以4个不同施肥水平为主处理,以3个不同年代的主栽品种碧玛1号、烟农15号、山农11号为研究对象,采用封闭式静态暗箱技术,应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美国)在作物生长期测定土壤CO2释放量和光合速率。同时测定了环境影响因素土壤温度和水分等。研究结果表明,施肥有利于增加土壤CO2释放量,且中氮处理水平释放量最多;土壤温度和水分对土壤CO2释放量有一定的影响,土温越高,水分越大,CO2释放越多;麦田CO2交换量与小麦根系活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大豆根内胞囊线虫的时空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6-2007年田间自然生长条件下,研究大豆苗期(7~37 d)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在根系的时空分布动态。结果表明,大豆胞囊线虫分布与根系生长状况有密切关系。出苗后7 d已有线虫侵入根内,随着根系生长发育,单位根长线虫数以及线虫总数增多,单位根长内线虫数量呈S型曲线变化。随着出苗后天数的增加,主根和侧根内线虫数量变化呈相反趋势,其中主根内线虫密度减少,侧根内线虫密度增加至相对稳定值。随着土层的加深,主根和侧根内线虫密度差异减小;5~15 cm土层根系内线虫数量及其所占比例均最大。说明苗期大豆胞囊线虫主要分布在5~15 cm土层。  相似文献   
3.
水分胁迫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盆栽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水分处理,研究水分胁迫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从根、茎秆、叶、叶鞘、雌穗等器官水平上考察水分胁迫对夏玉米物质积累、分配等的影响,以及不同水分处理下各器官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的贡献率.分析发现,不同水分条件下,叶片、茎秆和叶鞘三者是干物质积累的重要来源,在灌浆期以前,叶片是最主要的干物质积累器官.在灌浆前后期,叶片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2%,21%;茎秆也是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的来源之一,在抽雄初期,T_3茎秆占总重的26%,在抽雄后期T_4茎秆比重为30%.茎秆在吐丝期和灌浆后期的比重分别为24%和23%,而水分胁迫(T_8)的叶鞘比重分别为21%和18%;在生殖生长阶段,植株对水分胁迫非常敏感;水分胁迫下有利于干物质的快速积累,即缩短灌浆期.  相似文献   
4.
施肥对不同品种小麦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设计以4个不同施肥水平为主处理,以3个不同年代的主栽品种碧玛1号、烟农15、山农11为研究对象,探讨施肥对小麦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明显增加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延长旗叶功能期,提高其光合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如何培养农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通过分层次的创新活动,促进创新教育,营造创新氛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我国最新专利技术——双行交错稀植(SHJC)种植方式玉米(Zea mays L.)增产的生理生态相关机理。[方法]利用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比较3种种植方式高密度栽培条件下农艺性状及光合特性,探索SHJC种植方式玉米生育特征和增产机理。[结果]SHJC种植方式玉米与相同密度的不交错种植方式玉米相比较具有明显的生理生态优势,且地下根数量多,重量明显增加。SHJC种植方式改变了株间根系的生长环境,干物质积累高;SHJC种植方式光合日变化呈双峰曲线且上升为最大光合速率(Pn)的时间早,且其玉米群体各层的相对光强均小于其他种植方式,可充分利用强光,产量高。[结论]该研究可为我国玉米及其他作物高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及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宽垄沟灌作为一种大田作物栽培灌水方式已逐步受到关注.为研究灌水前后水分在垄沟间的运移及再分布,本试验在大棚内模拟宽垄沟灌垄上覆膜栽培条件以及灌水方案,采用中子仪进行水分观测.试验数据显示,在本试验条件下,垄背剖面的两个观测点表层,灌水前其含水量仅为田间持水量的65%和66%,灌水后垄沟水分的侧向入渗,144 h(6 d)分别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3%和80%,408 h(17 d)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8%和79%.试验结果表明,在宽垄沟灌覆膜条件下,水平向及垄背垂直向含水量梯度的存在导致水分侧向及向垄背的补给明显,且在覆膜条件下,垄背蒸散发损失少,起到减少土壤水分无效损耗、高效利用之效果.  相似文献   
8.
分散棉区稳定与发展棉花生产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泰安市植棉历史悠久,农户具有鲜明的多种经营特征。植棉分散于肥城、宁阳、东平、新泰、岱岳区五县市,常年植棉1.4万hm2左右,种植最多的年份达到3.2万hm2。近年来随着我国入世及纺织工业的发展,棉花需求量持续增加。尤其2005年,受2004年棉花价格低、效益差的影响,全国棉花面积减少,资源缺口将更大。笔者以泰安市为例,探讨了分散棉区稳定发展棉花生产的必要性、方向和对策等问题。1积极稳定发展棉花生产的必要性1.1光、热、水、土等条件适宜植棉泰安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区,雨热同季、光热丰沛。年平均辐射总量为469.986J·cm-2,年…  相似文献   
9.
按一级学科建制实验室的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一级学科构建实验室,加强了实验设备的统一管理,优化了资源配置和实验室结构体系,从而实现实验室的质量、规模、结构、效益,促进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泰安市属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 ,抗虫棉种植广为普遍 ,但抗虫棉综合利用与评价在我市尚未系统研究与试验。为此 ,2 0 0 2年通过不同抗虫棉品种在泰安市的生长发育规律、适应性、抗逆性和产量表现等方面的比较鉴定 ,为本地区推广应用抗虫棉品种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设在泰安市宁阳县共 3个试验点 ,土壤为砂姜黑土 ,采用的品种为中棉所 41号、s GK32 1、冀棉 668、鲁棉研 1 6与美棉 99B,美棉 99B为对照。试验为随机排列 ,重复 3次 ,棉花行距 80 cm,株距2 7cm,小区长 6m,宽 4m,共设 3个小区 ,每小区 5行区。根据长势喷助壮素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