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5篇
林业   75篇
  3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8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近绿色》是集技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与一体的科普读物。全书分八篇详细、系统地介绍了与大森林息息相关的事态变迁 ,是林业工作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为了让广大读者更进一步地了解该书及作者的情况 ,将前中国林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同志为该书作的序全文登载 ,希望您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2.
今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揭开了中苏两国关系史上新的一页,恢复了两国各方面的正常关系。9月5日列宁格勒林学院院长奥涅金教授和造林教研室主任、苏联著名造林学家列契柯教授对我校的访问则恢复了两校中断近30年的校际关系,并签署了新的合作协议,为两国林学界关系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基础。两位苏联专家在访问我校期间分别做了学术报告。30年来,苏联的林业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已有了很大的发展,而我们对此所知甚少。为此,现将列契柯教授4个专题报告中的前2个记录稿摘要编写如下,供读者参考。报告的总题目是编者自已加的。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我国自然保护地现状、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我国三个方面的国情(中国的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文、地质地貌、物种)多样;中国的人口众多,且有久远的历史文化,对本国的自然生态的开发性变化大,人口分布也广;中国的社会制度要求必须照顾好保护地区的原住居民的利益)。针对这些实际情况,要深入细致研究中国自然生态的格局和内涵,在坚持自然保护主要的理念和原则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按照中国国情去理清思路,审慎决策,把事情办好。  相似文献   
4.
5.
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计划和行动中的基本重点,这是中央已经认定了的指导思想,也得到政治、经济、科教等各界的认同,我们林业科技界当然举双赞成.  相似文献   
6.
以桉树、杉木、马尾松、落叶松及樟子松等为对象 ,利用样地调查资料 ,结合已有研究成果 ,对造成我国人工林生产力低下的多种自然因素 ,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按人工林现实分布格局及立地质量水平 ,全国人工林气候—立地生产潜力 (材积 )平均为 8 6m3 hm2 ·a ;现有人工林由于大面积幼龄林的存在 ,所带来的生产力总体水平下降的幅度为 31%~ 35 %。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特别是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UNCED)以来, 国际林业界对于林业持续发展问题有过多次研讨, 形成了3个研讨中心, 即以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 总部设在日本)为代表的热带木材生产国及消费国;以欧洲经济共同体(EEC)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因为在赫尔辛基开会研讨并发表成果, 被称之为Heilsnikr Pcoess); 以及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温带及北方森林国家(因为在蒙特利尔开会研讨并发表成果, 被称之为Mntrealr Pocess)。  相似文献   
8.
对发展我国速生丰产森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在《林业科学》上连续登载的“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笔谈的阶段小结。文中概略阐述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和内涵 ,生态环境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位置 ,提出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应遵循的 6项原则 ,即因地制宜 ,因害设防 ;保护先行 ,善待自然 ;多样措施 ,林草为本 ;生态经济 ,密切结合 ;全面规划 ,综合治理 ;加大投入 ,群策群力。最后对当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及有不同看法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这些问题包括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导向问题 ,退耕还林还草的选向问题 ,林草植被建设的方式和技术问题 ,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中国绿化的新纪元及首都绿化的新高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即将过去的 20世纪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 20世纪中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都经历了巨大的、迅速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变化,其中全球生态环境的变化也是牵动全局、影响深远的变化之一。 20世纪全球生态环境的变化,从基本性质上来说是严重恶化,包含着许多层面,主要有全球气候变化(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多、增温效应明显、大气污染严重、臭氧层的破坏等),全球淡水资源紧缺及水污染严重,土壤侵蚀及土地荒漠化的规模扩大和程度加深,陆地植被的严重破坏(森林消失加快、湿地减少、草原退化)及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