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贵州不同碳酸盐岩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样品分析、崩解试验及模拟冲刷试验,研究了贵州典型喀斯特地区4种碳酸盐岩发育形成坡耕地土壤的侵蚀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碳酸盐岩对土壤冲刷模数与可蚀性K值产生极显著的影响,而对土壤紧实度及崩解速率影响不显著;4种碳酸盐岩发育坡耕地土壤的可蚀性K值表现为泥灰岩(0.304)>泥质白云岩(0.299)>纯灰岩(0.283)>纯白云岩(0.272),而冲刷模数的变化规律与之相反。碳酸盐岩发育土壤具有较高的黏聚力,土壤抗冲抗蚀性较强,土壤可蚀性低,可蚀性K值在0.25~0.30之间。碳酸盐岩地区土层较浅薄,平均厚度仅35 cm左右,其土壤侵蚀特征总体上表现为低流失、高危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喀斯特地区开展水土流失治理、编制水土保持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岩性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草海湿地的大中河湖滨区为试验示范区,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实验对大中河湖滨带生态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由于人为破坏的影响,水生植物的生产量减小,土壤含水量减小,土壤容重变大,土壤保土蓄水的能力下降;水体主要污染因子为TP与COD,TP的浓度范围为0.018 7~0.057 7 mg/L,均值为0.028 7 mg/L,属于Ⅲ类水质;COD的浓度范围为8.3~25.8 mg/L,均值为16.7 mg/L,属于Ⅳ类水质。根据指标Ⅱ类水平超标率分别为:TP为45%、COD为64%,水体污染已经出现富营养化趋势;同时,根据生态系统现状特征实施草海湖滨带生态修复措施。拦截泥沙淤积、固体垃圾和生活污水恢复健康湿地生态系统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