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林业   1篇
  4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1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为探讨党参生产中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适宜用量,以常规施肥磷酸二铵750 kg/hm2、硫酸钾375 kg/hm2为对照,设化肥减量10%、20%、30%、40%后配施相应量有机肥的4个试验处理,研究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党参农艺性状、等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随着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的提升,党参鲜根重显著增加;党参产量呈现先上升再下降趋势,有机肥4 500 kg/hm2+常规施肥减量30%增产幅度最高,为12.70%。所有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处理的党参品质均高于常规施肥。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可以显著增加党参产量。在试验条件下,在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施有机肥4 500 kg/hm2+常规施肥减量30%为最佳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了丰富板蓝根种质,促进板蓝根产业提质增效。采用单株选择法选育出了板蓝根新品种定蓝2号。2017 — 2019年在不同生态区进行的区域试验中, 定蓝2号鲜板蓝根折合平均产量12 787.5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蓝1号增产5.8%。在2018 — 2019年进行的大田生产示范中,鲜板蓝根折合平均产量12 232.5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蓝1号增产6.9%。定蓝2号特级品出成率平均22.9%,较对照品种定蓝1号提高4.0个百分点;一级品出成率平均为23.5%,较对照品种定蓝1号提高7.5个百分点。测定结果表明,定蓝2号内在质量优于2020版《中国药典》标准。定蓝2号霜霉病平均发病率为15.7%,较对照品种定蓝1号降低55.0%;病情指数为16.8,较对照品种定蓝1号降低34.1%。适宜在海拔1 800~2 300 m、年降水量400~550 mm有灌溉条件或者降水充足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对采自甘肃定西和山东平邑的金银花样品的安全性指标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定西金银花产品中的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均显著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规定的金银花质量标准,也高于该药典规定的种源地山东平邑。重金属含量明显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2015年版)标准规定,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很低或未检出,均在可控范围内。从整体看,定西市的金银花产品质量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品质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定西市栽培金银花质量安全初步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采自甘肃定西和山东平邑的金银花样品的安全性指标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定西金银花产品中的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均显著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规定的金银花质量标准,也高于该药典规定的种源地山东平邑。重金属含量明显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2015年版)标准规定,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很低或未检出,均在可控范围内。从整体看,定西市的金银花产品质量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品质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最优微生物菌肥施用量,减少化肥与农药的施用量,推动党参产业绿色发展。以党参为研究对象,采取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施用生物菌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党参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菌肥科微健15 kg/hm2+阵地15 kg/hm2(替代常规施肥10%)处理和生物菌肥科微健45 kg/hm2+阵地45 kg/hm2(替代常规施肥30%)处理能显著提高党参的鲜根重。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生物菌肥科微健45 kg/hm2+阵地45 kg/hm2处理党参显著增产37.96%;施用生物菌肥科微健60 kg/hm2+阵地60 kg/hm2(替代常规施肥40%)处理党参显著增产33.01%;施用生物菌肥科微健30 kg/hm2+阵地30 kg/hm2(替代常规施肥20%)处理党参显著增产30.66%。在试验条件下,施用菌肥处理对党参的等级和品质基本无影响。综合分析认为,生物菌肥科微健45 kg/hm2+阵地45 kg/hm2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苏北平原辽阔,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温和,生长季节在200天以上,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为我国富庶的稻麦产区。但农亚生产仍以单一的粮食作物为主,各种自然灾害时常严重地影响作物产量。从我县27年气象资料分析:正常无灾年份占37%,大涝年份占11.8%,大旱年份7.4%,偏涝偏旱年份占40.8%。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有雨涝、干旱,长期连续阴雨,台风和冰雹等。由于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带来农业生产不能高产稳产。为了抗御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生产稳产高产,必须建立合理结构的农林生态系统。但在地少人多的我国南方稻麦产区,如何发展林粮间作,即如何做到既发挥树木抗御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