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石灰性土壤添加污泥后土壤的肥力特征及磷素淋失临界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2 a种植冬小麦-夏玉米的盆栽试验,研究污泥添加对石灰性土壤养分的影响,构建石灰性土壤中污泥添加量(0、3.75、7.50、37.5、75.0 t/hm^2)与有效磷之间的关系,确定磷素淋失的临界值。结果表明:污泥添加降低了石灰性土壤的pH值,但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和土壤综合肥力指数随污泥添加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试验期间,同年轮作季的污泥添加量相同时,玉米季土壤养分含量小于小麦季,且各养分随污泥施用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并与污泥的累积施用量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关系。当污泥添加量大于等于37.5 t/hm^2时,土壤养分含量与未添加污泥处理相比差异显著(P<0.05)。污泥施用后该土壤磷素淋失临界值为有效磷质量分数28.57 mg/kg,其对应的污泥施用量分别为61.39 t/hm^2。研究可为在石灰性土壤中污泥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城市脱水污泥在堆肥过程中的氮、磷等主要养分、不同有机物以及铜(Cu)、锌(Zn)、铅(Pb)、镉(Cd)4种重金属的变化特性开展研究,分析不同有机物与有效态重金属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堆肥结束时,总氮、铵态氮含量分别降低了18.57%、13.93%,硝态氮含量增加了7.69%,速效磷含量增加了100.35%。堆肥期间不同有机物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同,堆肥结束时污泥有机质、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分别下降了50.92%、12.11%,而腐殖酸、富里酸、胡敏酸的含量分别增加了59.77%、30.85%、218.66%,胡敏酸、富里酸的比值从0.10上升到0.24。在堆肥结束时4种重金属总量都高于堆肥开始时的含量。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在堆肥结束时最低,此时分别占重金属总量的28.13%、23.76%、11.08%、25.33%。污泥堆肥过程中不同有效态重金属和不同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分别选择市区污泥、县城污泥、腐熟污泥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污泥重金属含量、生态风险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为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同类污泥中重金属平均含量均排序为锌(Zn)铜(Cu)铬(Cr)砷(As)铅(Pb)镉(Cd)汞(Hg),只有市区污泥中As的含量超过农用泥质A级标准(CJ/T 309—2009)。Cu、Zn、Cr、Cd在3类污泥中的含量、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平均值都表现为腐熟污泥市区污泥县城污泥。腐熟污泥、市区污泥、县城污泥中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4.684、1.995、1.145,分别为重污染、轻度污染、轻度污染,腐熟污泥、市区污泥、县城污泥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分别为321.06、214.49、106.08,相应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分别为重、中等、低。基于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成人健康风险评价,腐熟污泥、市区污泥、县城污泥对成人非致癌综合危害指数分别为1.10×10~(-1)、5.13×10~(-2)、2.58×10~(-2),重金属多因子致癌综合危害指数分别为3.39×10~(-5)、4.77×10~(-5)、1.87×10~(-5)。县城污泥无论是生态风险还是对人类健康风险都最低。  相似文献   
4.
碳酸钙和壳聚糖联用对高pH值石灰性土壤砷污染的钝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明确碳酸钙-壳聚糖联用对高pH值石灰性土壤砷污染的钝化效果,该研究采用田间As污染模拟试验,设置对照(CK)、砷污染(As)、砷污染+碳酸钙(As+Ca)、砷污染+碳酸钙+壳聚糖(As+Ca+C)4个处理。研究了碳酸钙和壳聚糖添加对As污染石灰性土壤酶活性影响,污染土壤中As的形态变化,以及As在供试作物玉米体内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As污染石灰性土壤上添加碳酸钙(Ca)有利于提高土壤酶活性,碳酸钙和壳聚糖(Ca+C)联用后,土壤脲酶、纤维素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52.35%、74.92%、8.72%(P0.05)。高pH值石灰性土壤外源As的主要存在形态为残渣态,且残渣态占总砷含量的60%以上。与As处理相比,As+Ca和As+Ca+C处理的水溶态砷分别显著降低17.15%和27.03%(P0.05);As+Ca+C处理的钙-砷、铁-砷和铝-砷分别显著升高了13.97%、14.24%、13.85%(P0.05)。As+Ca和As+Ca+C钝化处理对As钝化率分别达9.78%和18.37%。As污染土壤上种植玉米会导致各部位As积累的增加,但Ca+C联用使玉米籽粒、根、茎、叶的As含量显著降低50%、13.98%、16.51%、14.94%(P0.05)。可见,Ca+C钝化剂联用方法可应用于高pH值石灰性土壤As污染修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