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54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4篇
  28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4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猪群由从ES特殊实验群和湖北白猪Ⅳ系选出的7头公猪、14头母猪及其生产的19窝136头仔猪组成。利用子代的氟烷测验结果和连锁标记位点的表型(PHI、PO2、PGD)推断了5头公猪、10头母猪及其15窝109头仔猪的氟烷和连锁标记基因的单倍型,并推断了其余4窝37头仔猪亲代和子代的标记基因单倍型。结果发现,只有以家系为单位,在顺亲本一方为HAL个体或是Hal携带者,或者子代中有HAL阳性个体条件  相似文献   
2.
猪的大多数繁殖性状的遗传力很低 ,通过直接选择进展不大。长期以来 ,猪的繁殖性状遗传改良仅限于杂交。随着分子遗传学理论和技术的进展 ,影响猪繁殖性状的单基因或QTL的鉴别 ,使得MAS成为了可能。本文将从杂交利用、选择试验以及繁殖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对繁殖性状的遗传改良作一综述。杂交利用杂种优势 (heterosis)是美国玉米遗传学家G H Shull在 1 91 4年提出的 ,主要是指杂种在生长发育、生产性能、适应力和抗病力等方面超过亲本均值的现象。养猪生产者长期以来认为杂交是提高繁殖性能的一个有效措施 ,这种提高 ,也称为杂种…  相似文献   
3.
卵光刺激素基因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候选基因法 ,证明了卵泡刺激素基因与动物产仔性能显著相关 ,其显著效应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本文从FSH基因的分子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物合成、基因定位及其在遗传图谱的位置、突变与生殖的关系四个方面作一综述 ,并探讨了FSH基因的研究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5.
杜洛克猪48头,体重27kg左右,分6组。试验前期(27~60kg)日粮的消化能均为13.67MJ)/kg,后期(60~90kg)均为13.44MJ/kg。粗蛋白1、2、3组前期均为18%,后期均为16%;4、5、6组前期均为16%,后期均为14%。同时配合3种赖蛋比水平6.6~6.9%,6.1~6.25%及5%。试验结果表明:4、5、6组平均日增重、饲料利用率及胴体瘦肉率都略高于1、2、3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前期,以第5组平均日增重最高(达782克),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饲料利用率2.41,极显著好于其他各组(P<0.01)。后期以第5组平均日增重最高(875克)。试验前期,第5组获得最佳的日增重(822克),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饲料利用率2.98,胴体瘦肉率65.79%,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两种粗蛋白水平组内,均以赖蛋比6.1~6.25%的第5组和第2组生长速度最快(822克和778克)。说明在相同的能量水平下,赖蛋比是影响生长速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广东含笑无性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报著  张方秋  潘文 《花卉》2016,(16):1-2
广东含笑是广东特有的珍稀野生观赏花卉。文章介绍了广东含笑的观赏特征、无性苗木繁殖和培育技术;冬季或早春嫁接,嫁接成活率86.5%以上,小砧嫁接苗年高生长可达30cm,嫁接后2年开花;广东含笑可作为优良乡土景观树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猪氟烷测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8.
影响猪遗传评估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影响猪遗传评估效果的主要因素和猪遗传评估的发展趋势。影响猪遗传评估效果的主要因素有猪遗传评估方法、计算技术以及环境效应(包括方差异质性)、选择、非加性效应、非正态分布、性状间相关、有重复的记录等模型制约因子等方法。此外,阐述了贝叶斯分析理论在传参数估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一步法提取的猪基因组DNA,可直接用于PCR扩增、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及测序。操作步骤为:采取新鲜猪耳组织2~10mg,蛋白酶K消化,55℃1h,滤纸过滤消化产物。取孔径为1.2mm的滤纸(含有足量的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提取的基因组DNA质量较高,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SCP分析后可见清晰的条带,可进一步用于克隆测序。滤纸上的DNA干燥后可常温保存。该方法简单、快速,成本低,效率高,适用于大批量的基因分型,也可用于提取不同组织的基因组DNA。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研究目的如下:①确定瘤胃液内奇链支链脂肪酸(OBCFA,如C15:0、iso C15:0、anteiso C15:0、C17;0、iso C17:0、anteiso C17:0和C17:1)与尿嘧啶、嘌呤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②通过评价牛奶中潜在的OBCFA分泌情况预测产奶牛十二指肠微生物蛋白的流通量;⑧应用独立设置的数据评价预测方程的准确性;①比较预测方程是否比以日粮干物质摄人量和日粮特性为基础的预测更准确。试验1:选择4头奶牛,按1:4拉丁方试验设计进行分组。日粮由不同植物组成的青草青贮和统一的精料组成,研究瘤胃内OBCFA和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应用嘧啶和嘌呤作为瘤胃微生物的标记,研究在饲喂4、12和17h后瘤胃内微生物蛋白产量与OBCFA(g)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瘤胃内微生物蛋白的产量与OBCFA紧密相关(r^2=0.716,RMSE=4.45)。为了校正瘤胃微生物品种造成的标记物浓度之间的差异,将C17:0包括在回归方程中,结果导致预测的相关系数升高(r^2=0.780,RMSE=3.92)。试验2:给产奶牛饲喂相同的青草青贮和不同淀粉浓度的基础日粮,来评价十二指肠微生物流量和乳中OBCFA的关系,同样观测到瘤胃液和乳中OBCFA的产量与十二指肠微生物流量之间紧密相关(RMSE=4.28),但是如果将直链C17脂肪酸包括在回归方程中时,预测的相关系数没有增加(RMSE=4.92)。用3组独立的数据对目前的预测方程进行评价,通过方程对乳中分泌的OBCFA和直链C17脂肪酸的观测平均值进行计算,得到预测误差的均方根分别为20.5%和13.4%。比较最新得出的方程与以前发表的以干物质采食量和日粮特性为基础所得出的预测方程预测的准确性,结果发现前者更为准确。通过本试验,首次可以在DMI不可以准确计算的条件下.通过牛奶中OBCFA含量对十二指肠微生物流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