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2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黑豆,学名为黑穗醋栗,其果实为浆果,含多种营养元素:蛋白质17%,脂肪7%,碳水化合物131%,糖类15%,含量很高的维生素C52mg/1009。具有润肺、清肠、保护细胞和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是酿酒、加工清凉饮料和制作果酱、果糖的极好原料。l黑豆室的基本配方白砂糖2.skg、糖精8.4g、甜蜜素609、苯钾酸钠12g、柠檬酸地、黑豆汁4kg、黑穗醋栗香精24ml、改良剂4g。2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2.1工艺流程原料选取和清洗~破碎与压榨~粗滤与构质一脱氧一配比~杀菌一冷却一检验~成品2.2工艺操作要点①原料的选取和清洗:为了制取优质的果汁和…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以牡丹江27为试材,研究隔寒增温超早育秧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隔寒增温超早育秧水稻的产量和碾米品质优于常规育秧。隔寒增温超早育秧群体有效穗数低于常规育苗,但抽穗期较常规育苗的早5d,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高于常规育苗。稻米灌浆充足成熟度好,稻米整精米率提高8.3%,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升高,胶稠度较常规育苗略有下降,但蛋白质含量低于常规育苗。  相似文献   
3.
4.
桦树液及其饮料的加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玉米秸秆还田下低温秸秆腐熟土著菌剂(菌剂A)田间秸秆促腐应用效果,采取小区定位试验和网袋翻埋研究方法,于上茬玉米秋季收获后,原田表面喷施清水(CK)、低温秸秆腐熟菌(菌剂A)和对照腐熟菌剂(菌剂B、菌剂C),采用3种秸秆还田深度(10、20、30 cm),针对玉米秸秆还田后的土壤肥力、秸秆腐解率及秸秆残余物组分含量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菌剂在秸秆还田10 cm可显著增加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菌剂A效果最佳,分别较菌剂B、菌剂C增加2.72%、2.21%,深层还田20、30 cm土壤肥力各项指标增加不显著,菌剂对土壤肥力优化效果呈现菌剂A>菌剂C>菌剂B,菌剂A和菌剂C能够较好地释放秸秆中的养分,改良土壤,提高地力;菌剂A秸秆促腐熟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秸秆降解率提高比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且以8月份降解率增幅最大;菌处秸秆残余物的粗纤维、半纤维素、全磷和全钾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降低幅度分别是6.81%~15.35%、3.53%~23.55%、7.06%~37.04%和21.93%~39.83%.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不同状态菌渣化学特性与生物学特性,利用宏基因组16S rDNA测序技术,通过Alpha多样性分析、费舍尔精确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热图,对废弃菌渣、堆肥后菌渣及轻简化处理菌渣3种不同处理状态的菌渣开展微生物多样性、养分特性研究及其环境因子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废弃菌渣(M1)、堆肥后菌渣(M2)及轻简化处理菌渣(M3)的微生物多样性丰度存在较大差异,3种物料微生物属水平上物种相对丰度达到了差异显著性水平(P<0.001),其中以M3的微生物(细菌、真菌)丰度最高,表现为M1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不同生态和施肥条件下超级稻干物质积累、干物质空间分配等特性,以牡丹江28(V3)为对照,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适宜种植、生产面积较为突出的超级稻品种龙稻5号和松粳9号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品种在不同肥力条件下干物质积累表现为低氮处理小于高氮处理,不同试验地区,超级稻干物质积累的变化规律相似,中后期干物质积累较快,总体表现为“前小、中稳、后高”的积累特征。水稻干物质在0~100 cm的空间范围内分布比较均匀,龙稻5号和松粳9号中上层干物质量大,单茎物质储存量明显高于牡丹江28。水稻茎秆各层干物质量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同一肥力不同品种间各层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底层是牡丹江28>龙稻5>松粳9,其余各层均表现为松粳9>龙稻5>牡丹江28。相同品种配合不同肥力的条件下,各层穗干物质积累量整体呈现低氮处理小于高氮处理现象。较高的穗粒数和结实率是超级稻高产的主要原因,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超级稻品种都表现出较高的喜肥和耐肥特性。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对NH4HCO3和NH4H2PO4的混合干燥试验,同时结合生产,较全面地分析NH4HCO3在尿基复合肥造粒中所起的作用,为复合肥生产企业提高产量和质量、调整生产配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