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研究光照强度、风速、叶龄对桉树幼树蒸腾速率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人工控制透光度和风速的方法,对桉树幼树的蒸腾速率进行测定,并同步观测气象因子。结果表明:(1)桉树蒸腾速率随着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超过720μmol/m~2·s时,其蒸腾速率开始下降;不同透光度处理下桉树蒸腾速率的峰值出现时间不同,峰值出现时间主要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均在500~720μmol/m~2·s的光强范围,峰值区间为0.018~0.024 g/cm~2·h。(2)幼龄叶的蒸腾容易受强光抑制,而大龄叶易受低光限制。(3)气温较低、蒸腾速率较小情况下,风速对桉树幼树蒸腾速率无显著影响。(4)桉树蒸腾速率与饱和水气压差、光照强度和空气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与空气相对湿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桉树人工林取代长周期人工林对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桉树人工林的前茬主要为轮伐周期较长的松杉类人工林,为探讨上述植被变化对林地土壤水分下渗的影响,采用单环法研究了8年生(06-EU),5年生(09-EU),4年生(10-EU)和1年生(13-EU)等第一代桉树(Eucalyptus urophylla E.grandis)人工林及其对照林21年生针阔混交(93-CM),第三代2年生桉树(12-EU3),18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96-CL)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96-PM)等人工林的土壤水分下渗特征,并采用BEST-intercept方法对土壤入渗特征参数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针阔混交和马尾松人工林改为桉树人工林后,土壤(0—20cm)容重分别降低13.5%和18.3%,孔隙度分别增加10.1%和14.8%,但土壤颗粒组成的变化不显著;(2)针阔混交林改为桉树人工林后,土壤初始入渗速率和前600s下渗量分别降低38.2%和25.3%,而杉木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则分别升高23.9%,148.1%和32.7%,97.2%;(3)连载代次的增加对桉树林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影响不显著,但会降低土壤水分下渗性能,第三代桉树林的初始入渗速率和前600s下渗量比第一代减少39.9%和32.4%。容重较大的林地在造林和抚育过程中的松土活动导致了土壤大孔隙增加,这是土壤水分下渗速率变化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