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2篇
  1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3个糯玉米主栽品种进行品种、密度、施肥的耦合试验,结果表明,苏玉糯2号、密度4 500株、习惯施肥处理组合鲜穗产量较高。应根据市场需求和收益来选择生产品种。应平衡产量与商品性间的关系选用合理的密度,以获最大化效益。一次性基施百事达玉米专用复合微生物肥省工、省时,且与习惯施肥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2.
以17个甜玉米杂交组合为研究材料,对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的9个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按对产量影响大小排序依次为行粒数>穗长>株高>生育期>穗粗>穗行数>千粒重>穗位高>秃尖长。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甜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对浙江省甜玉米生产、育种和产业化现状的分析,剖析了浙江甜玉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综合评估玉米新品种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王桂跃  张朝新 《种子》1998,(1):25-28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我所1996年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的考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与品种实际表现基本一致。证明由于各性状时品种的重要性不同,在给出不同的权重系数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玉米新品种进行多性状综合评估比单纯依靠产量结果对参试组合进行评估更具科学性。此法可作为玉米品比或区试中对参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估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玉米螟为害甜玉米现状,应用几种药剂对春、秋两季甜玉米玉米螟进行田间小区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康宽、福戈、福先安和垄歌等对玉米螟防效均较好。  相似文献   
6.
在灌浆结实期采用遮阳网人工遮荫,研究22个甜玉米品种耐阴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遮荫使所有品种的穗长、穗粗、行粒数、单穗重、可溶性糖下降,生育期延长,秃尖变长,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不同品种对遮荫的反应不同,以耐阴系数为指标,对品种进行评价,可将其分为耐阴性强、耐阴性中等、耐阴性弱3个级别。  相似文献   
7.
玉米不同品种(品系)对粗缩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2010年对普通玉米、甜玉米、糯玉米及自交系进行了抗粗缩病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和不同品种间抗性存在显著差异。2010年在济宁、温岭和东阳等地各安排30个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间抗性也存在差异,不同玉米类型对粗缩病抗性无显著差异。综合结果表明,甜玉米品种‘农甜3号’对玉米粗缩病表现较强耐病性。  相似文献   
8.
浙甜8号为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以自育的自交系DX-1为母本,W3D3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白色超甜玉米杂交种。在浙江省甜糯玉米区域试验、大面积生产试验和示范中鲜穗产量高,食用品质佳,适应性广,抗病虫性强。2007年10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及生态相似区推广种植。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采用AMMI模型,并计算稳定性参数,对2007年浙江省糯玉米区试B组12个品种产量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沪糯88、甜糯601、苏玉糯2号、甜糯006、苏玉糯202等品种稳定性较好。通过以参数为纵轴,平均产量为横轴作图发现,参试品种中丰产稳产性表现最好的为沪糯88,苏玉糯202、甜糯006、甜糯601等品种表现也较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6个优质甜玉米品种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先甜5号品种的产量较高、适应性强、品质佳。另外,总结了甜玉米生产过程中隔离种植、适期播种、田间管理和适时采收等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