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9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2.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的苏打盐渍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分布着小面积的苏打 盐渍化土壤,含盐量低,但是pH值高,碱化度大,具有着盐化与碱化同时进行的双重特性.土壤潜水埋藏较浅,属低矿化的HCO3-Na型水,通常因土体下部存在铁盘层相隔而与其深 层地下水缺乏联系,以致在其形成过程方面有着某种特殊性.在改良利用方面,应在综合规划与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业,含盐较重的地段宜于放牧或作为割草地 ,防止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与盐渍化加剧,已垦的盐渍土耕地,尤应重视土壤培肥.  相似文献   
3.
近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氯化物盐渍土在开发种稻的条件下,鉴于其土壤肥力瘠薄及盐分危害,实施稻草还田,能够明显地改善土壤的养分及其它不良的理化性状,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近代黄河三角洲所呈现的暖温带半干旱与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影响若当地盐渍化土壤的季节变化,对冬小麦正常生长关系窃切.在生产实践上,完善排灌工程,搞好农田建设,结合灌溉、施肥等综合的水肥调控措施,能在颇大的程度上消除或减轻盐渍化的危害,为冬小麦高产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5.
近代黄河三角洲的滨海盐渍土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代黄河三角洲属近百年来的新成陆地,面积约67.5×104hm2,大部分为滨海氯化物盐渍土,其中滨海盐土的面积约占63.7%,土壤盐渍化危害 十分严重.盐渍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是实施区域性的分区划类,建成相应的小麦、水 稻、棉花、畜产品及滩涂养殖业等不同类型的生产基地;大力增加土地投入,改善农业装备 ;开展必要的基础与应用科学研究,发展可持续农业.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科学院选定作为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的试验区之一的近代黄河三角洲山东省东营市的高盖镇与胜利乡,广泛分布着滨海氯化物盐渍化土壤,其土壤资源主要包括潮土、盐化潮土、潮盐土及盐化与脱盐,亟待开展改良利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国山东省近代黄河三角洲地区,具有着适宜于莲藕生长的气候条件,特别是在一些低洼易涝地区,选择高产优质的莲藕品种,良好的水肥管理,以及实施稻藕轮作等技术,因地制宜地发展莲藕生产,可获得显著的改土培肥效果,以及良好 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北地区的盐渍土资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长期区域土壤考察,我国东北地区盐渍土资源的面积约为7 66×106hm2,其中松嫩平原的盐渍土面积占39 3%,西辽河沙丘平原占30 3%,辽河冲积平原占12 8%,呼伦贝尔盟高平原占9 3%,滨海平原占7 9%,三江平原仅占0 4%而已,20世纪80年代不同辖区所获的土壤普查结果与之相接近。在上述的盐渍土资源面积中,其潜在盐渍土的面积约占34%。在开发利用方面,盐渍土的耕地面积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占其总耕地面积的21 4%,增加为80年代的37 8%,呈显著增长之势。水田灌区土壤普遍脱盐,作物高产稳产,已属新型的人工生态系统。在盐渍土旱作区,农作物亦已普遍持续增产,惟局部土壤的脱盐状况尚不甚稳定,其西部地区的盐渍化面积呈明显蔓延之势,主要原因在于大面积天然草场的土壤盐渍度加剧,生产力普遍下降。上述中国东北地区盐渍土资源的面积约占全国盐渍土面积的7.9%,战略地位重要,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开发利用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北地区盐渍土的生态分区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本文立足于盐渍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地区内盐渍土进行生态分区:Ⅰ.苏打盐渍区,下分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呼伦贝尔高平原,西辽河沙丘平原和辽河冲积平原等五个生态片;Ⅱ.氯化物盐渍区,下分一个滨海生态片.重点讨论了各生态片土壤的改良措施和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