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2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油菜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综述了国内外近30年对油菜秸秆的研究,发现油菜秸秆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较高,饲用潜力大,但油菜秸秆因其木质化程度高、适口性差在实际生产中难以饲喂而存在大量丢弃、焚烧的情况。有关油菜秸秆饲料化技术的研究还存在不足,油菜秸秆饲用的限制因素难以得到解决,因此,今后还需研究如何改善油菜秸秆的适口性以增加动物的采食量,提高油菜秸秆的利用效率。本研究从油菜秸秆的饲用潜力出发,探讨了限制油菜秸秆饲用的因素,综述了目前已有的氨化、青贮、微贮等油菜秸秆饲料化技术,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并进一步提出了未来油菜秸秆饲料化有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油菜秸秆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但较高的木质纤维素含量极大限制了其的饲料化应用。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好氧预处理黄贮油菜秸秆饲料方法,期望在好氧条件下利用秸秆腐熟剂打破油菜秸秆中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三者之间紧密连接的结构,促进后期的厌氧黄贮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好氧预处理黄贮油菜秸秆饲料的干物质(DM)含量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为32.62%和53.40%,均显著低于常规黄贮油菜秸秆饲料(35.14%和55.1%)(P < 0.05),好氧预处理黄贮油菜秸秆饲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为0.54%,显著高于常规黄贮油菜秸秆饲料(0.35%)(P < 0.05),好氧预处理有助于提高油菜秸秆黄贮饲料品质。对油菜秸秆结构进行表征,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好氧预处理后的油菜秸秆相比原样表面出现塌陷,并且细胞壁有褶皱和破损,出现孔洞,比表面积增加|红外光谱图显示,好氧预处理明显降低了油菜秸秆羟基峰强度,但并未改变芳香族骨架振动吸收峰|X-射线衍射显示,好氧预处理明显降低了油菜秸秆在15 ~ 20°和22.5°处的纤维素结晶衍射峰。油菜秸秆结构表征说明,好氧预处理并未降解木质纤维素,但通过破坏油菜秸秆纤维的内部结构促进了后续厌氧发酵,进而提高油菜秸秆黄贮品质。结果表明,本研究提供的好氧预处理黄贮技术在不增加总体处理时间的前提下,能够有效提高油菜秸秆黄贮品质。 [关键词] 好氧预处理|油菜秸秆|黄贮|饲料品质|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3.
王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382-13383
[目的]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黑米米糠和白米米糠中矿质元素的含量。[方法]采J田.微波消解黑米米糠和白米米糠,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其中铁、锰、铜、锌、镁、钠、钙7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经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黑米米糠中铁、锰、铜、锌、镁、钠、钙的含量分别为92.483、139.194、53.438、19.43、308.960、32.018、418.049μg/g,白米米糠中铁、锰、铜、锌、镁、钠、钙的含量分别为94.524、142.519、63.987、17.301、280.825、49.384、450.26μg/g。[结论]空气-乙炔火焰原予吸收光谱法具有准确、快速、操作简便、干扰少等特点,可作为测定黑米米糠和白米米糠中矿质元素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控制系统是保证微电网在并网或单机模式下可靠、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电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控制理念和挑战.综述了微电网中出现的控制问题,并介绍课题组在下列几个方面的主要贡献,包括在离网模式下多个逆变器并联运行微电网的功率管理问题,多逆变器微电网在不同的功率分布曲线、不同负荷曲线下的效率提高问题、由逆变器死区非线性、滤波电感软饱和非线性、逆变器老化等带来的非线性问题以及微电网长期运行可靠性提高的问题;讨论了微电网中这些新出现的控制问题的技术细节,并给出了课题组的相关研究成果;最后,确定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控制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首先介绍了串联谐振变换器、并联谐振变换器、串并联谐振变换器和多器件谐振变换器4种谐振变换器,并简要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同时通过大量的文献概述了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高增益模块的中压应用,提出了一种结构可重构控制的三电平串并联谐振变换器.与传统谐振变换器相比,该变换器具有2种工作配置,既能满足较宽的输出范围,又能将开关频率范围缩小到接近谐振频率的范围.由于TL结构使一次侧关的电压应力降低了一半,从而有利于降低变换器的成本,在较宽的输出范围内,可以提高其效率.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性能,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变换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虽然电力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适应变化的能力,但随着并网的可变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水平的提高,灵活性已经成为现代电力系统最值得注意的焦点之一.一方面,通过结合电、热、气和其他能源,将能源系统整合,使最终用户能够灵活地转换所消耗的能源.另一方面,市场的开放和明智的能源价格/定价促进公共事业和监管机构获得廉价的可再生能源和存储资源,这减少了可再生能源的紧缩.在此背景下,探讨了如何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以适应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普及.首先,概述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包括供给侧系统的灵活性和需求侧系统的灵活性;然后介绍了如何将供给侧灵活性和需求侧灵活性结合起来优化整个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最后介绍了柔性集成与优化的关键应用和发展趋势.该研究能为今后的柔性能源研究和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稻秸秆预处理对猪粪高温堆肥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预处理技术打破秸秆中的木质纤维素复杂结构,能够有效加速秸秆的分解过程。为了探讨不同秸秆预处理方法对秸秆与畜禽粪便混合堆肥效率的影响,通过添加秸秆腐熟剂(B)和氢氧化钙(C)分别对水稻秸秆进行10 d(B1、C1)和20 d(B2,C2)的预处理静态堆置,以无预处理的秸秆为对照(CK),与猪粪按比例混合后进行好氧堆肥。运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对预处理前后的水稻秸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比较不同处理堆肥过程中温度、p H、水溶性铵态氮/水溶性硝态氮(NH+4-N/NO-3-N)、电导率(EC)、T值[(C/N)终点/(C/N)起点]和种子发芽率(GI)的变化来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堆肥腐熟过程的影响,通过对比堆肥产物总养分含量来进一步确定最优的秸秆预处理方式。结果显示,秸秆腐熟剂预处理能够有效破坏水稻秸秆细胞壁和复杂的纤维结构,使其内部组织暴露、出现大量的孔隙和微孔道。氢氧化钙预处理也能对水稻秸秆结构产生破坏,但其内部组织暴露较少,几乎没有微孔;秸秆腐熟剂对水稻秸秆进行预处理,其破坏性强于氢氧化钙处理,且处理时间越长效果越好。相比对照,秸秆腐熟剂处理后能够缩短堆肥高温期8~13 d。堆肥结束后,所有秸秆预处理的堆体p H均降至8.5以下;B1、B2、C2的NH+4-N/NO-3-N小于0.5,符合腐熟评价标准,但CK和C1未达到腐熟标准;除B2外各处理T值均低于0.6,所有处理的GI均在堆肥第28 d达到50%。秸秆预处理后的堆体总养分含量均高于CK(CK、B1、B2、C1、C2的总养分分别为11.09%、11.49%、13.29%、11.75%、11.37%),其中B2总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总体来看,秸秆预处理可以加快堆体的腐熟过程,提高堆肥产物质量,其中采用秸秆腐熟剂预处理20 d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秸秆预处理加快堆肥效率的同时,考察其是否能对堆体中磷的转化产生影响。[方法]通过添加秸秆腐熟剂(B)和氢氧化钙(C)分别对水稻秸秆进行10 d(B1、C1)和20 d(B2、C2)的预处理静态堆置,以无预处理的秸秆为对照(CK),与猪粪按比例混合后进行好氧堆肥。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水稻秸秆的改变程度,并用传统方法分级测定了堆肥过程中连续浸提的磷形态。[结果]秸秆腐熟剂预处理对秸秆结构破坏性更强,且预处理时间越长效果越好。秸秆腐熟剂预处理可缩短堆肥高温期,促进水稻秸秆与猪粪混合堆肥的进程,而氢氧化钙预处理则并无明显效果。堆肥结束后,C1和C2的总磷含量分别为26.47和23.68 g/kg,CK为22.51 g/kg;而B1和B2处理分别高达29.84和32.88g/kg。不同处理堆体中各形态磷含量差异较大,但整体来看各形态总磷含量高低依次为HCl-P>NaHCO3-P>H2O-P>NaOH-P。从植物有效磷(H2O-P+NaHCO3-P)含量上来看,秸秆腐熟剂预处理效果要优于氢氧化钙预处理(B1和B2分别为14.44和13.74 g/kg,C1和C2分别为12.27和12.02 g/kg)。不同的秸秆预处理时间对堆肥过程中磷素形态的转变影响不大,但与氢氧化钙预处理组相比,秸秆腐熟剂预处理更有利于NaOH-Po向NaOH-Pi的转化。[结论]秸秆腐熟剂对水稻秸秆进行预处理破坏性强于氢氧化钙预处理,且预处理时间越长效果越好。预处理有利于促进秸秆、猪粪混合堆肥过程中磷植物有效性的提高,且秸秆腐熟剂预处理效果要优于氢氧化钙预处理。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下垂控制微电网客错运行的弹性控制框架,该框架以一种经济有效的方式实现功率控制.针对微电网中考虑非线性滤波电感的功率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无传感器控制策略.首先,提出了一种虚拟通量模型用来估算输出电压信号,以取消实际电压传感器;然后,分析了非线性滤波电感对电压估计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观测器的VF方法来消除这种影响.此外,通过在功率控制和电压控制回路中引入电压估计,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观测器的无电压传感器下垂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在不使用电压传感器的情况下实现理想的功率控制性能.该控制器具有较好地抑制非线性电感影响的能力,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微电网的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在不同条件下植被过滤带对地表径流氮、磷的阻控规律,分别构建百慕大、马尼拉、高羊茅、玉龙草等4种植被过滤带和裸地对照组过滤带,通过模拟3种污染物浓度和3种水力负荷强度的径流,探讨不同草本植被过滤带对表流和渗流中的氮、磷的阻控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植被过滤带显著提高土壤系统对径流以及来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的拦截能力,在3种水力负荷强度下,百慕大、马尼拉、高羊茅、玉龙草和裸地对照组的平均径流拦截率分别为56.10%,54.28%,63.16%,60.53%和39.10%,4种植被的径流拦截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种植被覆盖均显著降低表渗流量比,提高土壤的入渗能力;水力负荷强度的提高降低植被过滤带对NH4+—N和TP的去除效率,但植被过滤带去除率降低的幅度小于对照组;在一定范围内,渗流中TN、NO3-—N和TP的去除率随着来水中氮、磷浓度增加而提高;在一定的水力负荷下,根冠比越低的植被削减径流的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