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5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AM真菌生长发育影响因素及其对植物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真菌与植物根系共生形成的AM菌根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其牛长发育受温度、土壤湿度等条件的影响;AM菌根可以促进宿主植物的生长已经在许多植物上得到证实,此外。此类菌根对提高植物的耐盐性、抗旱性及抗重金属毒性方面都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矿区复垦土壤接种丛枝菌根对玉米生长及营养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质条件(10cm土5cm尾矿、8cm土7cm尾矿、5cm土10cm尾矿)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和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照)两种处理对玉米生物量及植株中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接种与否,植株的生物量都随覆土厚度增大而增大;与非菌根植物相比,接种菌根真菌的植株可以吸收更多的营养元素,而向地上部运移的Na较少,抑制了植株积累过量的Na盐;地上部Zn和Cu的含量受接种菌根的影响不大,而接种菌根降低了地上部Mn的含量。植株生物量及其植株体内的营养元素含量,接种菌根真菌后,覆土少的(覆5cm厚的土壤于10cm厚的尾矿上)相应高于不接种且覆土厚(覆10cm厚的土壤于5cm厚的尾矿上)的,说明接种菌根可以抵消由于覆土少而导致的植株生物量降低,并且对尾矿充填复垦土壤的植被重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监理和工程建设参与各单位的关系,强调了监理协调工作的作用,讲述了监理施工组织协调的经常遇到几种方法,谈论了监理单位面对各参建单位如何协调,如何推动工程建设保质保量顺利进行,还着重指出了监理协调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接种丛枝菌根对复垦矿区玉米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质条件(10cm土5cm尾矿、8cm土7cm尾矿、5cm土10cm尾矿)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和不接种菌根(对照)两种处理对玉米的生物量及植株对重金属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接种与否,植株的生物量都随覆土厚度增大而增大;接种菌根处理中,植株地上部Cr、Cd、Pb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比对照处理均有明显降低。植株地上部Pb、Zn、Cu等元素的带走量,接种菌根处理的植株均比其相应的对照处理明显增多,而植株没有表现出受害症状,表明接种菌根可以显著提高玉米植株地上部对重金属的抵抗作用。接种菌根处理的植株中Cd、Cr、Pb、Zn的带走总量均高于对照处理,但因它们绝大部分结合在根部,向植株地上部分的转运受到抑制,而减轻了对人畜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目的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我国三大产业中的基础产业,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同时我国人口众多,农业生产发展直接关乎国计民生,关系社会和谐与稳定,因此,农业是需要大力发展的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种植技术不断更新完善,保护性耕作是现在最符合生产发展的耕作模式之一,能够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对保护性耕作的目的及意义进行阐述,以达到让更多生产者了解保护性耕作中来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质条件(10cm土5cm尾矿、8cm土7cm尾矿、5cm土10cm尾矿)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和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照)两种处理对玉米生物量及植株中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接种与否,植株的生物量都随覆土厚度增大而增大;与非菌根植物相比,接种菌根真菌的植株可以吸收更多的营养元素,而向地上部运移的Na较少,抑制了植株积累过量的Na盐;地上部Zn和Cu的含量受接种菌根的影响不大,而接种菌根降低了地上部Mn的含量。植株生物量及其植株体内的营养元素含量,接种菌根真菌后,覆土少的(覆5cm厚的土壤于10cm厚的尾矿上)相应高于不接种且覆土厚(覆10cm厚的土壤于5cm厚的尾矿上)的,说明接种菌根可以抵消由于覆土少而导致的植株生物量降低,并且对尾矿充填复垦土壤的植被重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丛枝菌根真菌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菌根是真菌与植物根系所建立的互惠共生体,其中以丛枝菌根(AM)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在重金属污染条件下,AM真菌可以减轻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影响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转运,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中显示出极大的应用潜力。文章通过讨论菌根植物对重金属修复的作用机制,提出菌根技术在重金属植物修复中应在通过广泛调查、筛选超积累植物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植物-菌根体系修复问题,以促进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8.
由真菌与植物根系共生形成的AM菌根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其生长发育受温度、土壤湿度等条件的影响;AM菌根可以促进宿主植物的生长已经在许多植物上得到证实,此外,此类菌根对提高植物的耐盐性、抗旱性及抗重金属毒性方面都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盆栽试验,以铅锌尾矿与对照土壤按1∶1的质量比例混合为培养基质,研究了单独添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2)和氨三乙酸(NTA)以及复合添加对蓖麻幼苗生长和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螯合剂后蓖麻生物量和根系形态参数均显著下降。其中,根系形态参数中根尖数下降最明显,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各螯合处理蓖麻叶绿素a、b和叶绿素a+b与对照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且叶绿素b较叶绿素a下降幅度略大。蓖麻叶片中三种抗氧化酶活性均随螯合处理中EDTA添加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添加螯合剂使蓖麻各部位Pb、Zn含量明显增加,且Pb的增幅较Zn大。螯合剂添加显著提高蓖麻对Pb、Zn的积累能力,其中对Pb的积累能力大于Zn。添加螯合剂明显促进了Pb、Zn从根部向地上部的转移,转移系数在添加EDTA和NTA各3 mmol kg-1处理中达最大值。蓖麻对Pb和Zn有较强的耐性和积累能力,可用于铅锌尾矿废弃地植物修复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郭绍义  王红新  刘文彬  陈云 《土壤》2022,54(6):1132-1137
为探讨升金湖沿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含量特征,以林地、农田、菜地和草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有机质、pH值、C/N值以及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1)四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 pH 值大小顺序为:农田>草地>林地>菜地,菜地和林地pH 值均为弱酸性;(2)土壤有机质含量顺序为:菜地>林地>农田>草地,菜地和林地有机质含量丰富,农田和草地稍欠缺。菜地C/N最高,农田C/N最低。(3)土壤全氮含量顺序为:菜地>林地>农田>草地。全磷、全钾含量没有明显差异,土地利用方式对二者影响不大。菜地中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农田中有效磷含量最高。本研究结果可为升金湖湖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以及区域生态协调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