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2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植被恢复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植被恢复建设是指在被破坏的植被和恶化的生态环境基础上。通过保护现有植被、封山育林或营造人工林、灌、草植被达到逐步改善植被和环境的实践活动。植被恢复建设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主题,也是林业工作者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封山育林是投入少、见效好的一种植被建设方式,但存在着许多弱点,只能用于自然条件好的地方;与之相比。人工植树造林是见效快、收益大、应用广的一种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4.
苍松古柏茂林间,白云生处隐名山;曲径清风通古寺,建文落此留遗篇;石桥两旁藤缠树,千丛牡丹斗奇妍;人间胜境君若到,指点江山无缺憾。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了盐源县林业生态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指导思想、建设目标、总体布局和实施对策等方面对盐源县林业生态建设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杨干象幼虫空间分布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干象(Cryptorrhynchus lapathiL.)是杨树的重要蛀干害虫之一,在辽西地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为了揭示杨干象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确定抽样方法,提高调查和测报质量,于1986年对杨干象幼虫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并对几种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作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1  选种要想种植甜瓜必须选择适合自己所在地区的早熟、高产、抗病、品质好的品种 ,挑去空秕粒、病粒。然后放入 15 0 0倍的福尔马林浸泡 15分钟 ,再用清水浸泡 8小时 ,把泡好的瓜籽沥干水 ,放入催芽盒中 ,催芽盒 ,可用饭盒也可用饭碗 ,把饭盒底铺上 3cm厚细沙 ,在沙面上垫上卫生纸 ,用温水泡透倒出多余的水 ,湿度在 85 %左右为宜 ,把处理好的种子放在上面 ,扣上盖 ,用小棉被包好 ,放在 32℃地方催芽。 3天后就有 80 %以上的籽现芽。此时即可播种。2   营养土配制、装盒育瓜苗的营养土比例为 :10 %发酵好的农家肥、(但以鸡粪、羊粪之类为…  相似文献   
8.
除草剂种类很多,其性质和作用也不相同,瓜类对某些除草剂比较敏感,且各地气候、土壤、杂草种类等环境条件也有所不同,为了提高防效,又不致引起药害,应慎重使用除草剂。现择可在瓜田使用的除草剂介绍如下,各地可根据情况选用。1丁草胺(1)其他名称去草胺、灭草特、马歇特、灭草胺。(2)作用特点为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单子叶植物主要是胚芽鞘吸收,双子叶植物通过下胚轴和幼芽吸收,种子也可少量吸收,然后输导到全植株,抑制杂草内蛋白质合成。杂草幼苗中毒症状为肿大,畸形,色深绿,直至死亡。此药适用于壤土及腐殖壤土。在有机质含量低的砂质土中易淋…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中温发酵沼液和高温发酵沼液培养微藻的系统性性能,选用FACHB-5和FACHB-8 2种小球藻,采用总氮2 417.63至2 554.37 mg/L,总磷13.44至16.91 mg/L的中温35℃和高温55℃鸡粪厌氧发酵后沼液为营养源,在微藻培养液每天更新率10%的半连续培养条件下,研究更新的培养液中沼液添加比例为10%、20%和30%时2种沼液对微藻培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比例为10%和20%时,2种小球藻均能很好地适应各自的培养环境,试验结束时,各试验组的OD680均维持在2.40至2.69;但当沼液添加比例为较高的30%时,2种小球藻的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且FACHB-5与FACHB-8相比对高浓度沼液培养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试验结束时,FACHB-5试验组的OD680维持在1.98至2.15,FACHB-8试验组的OD680维持在1.79至1.92。高温沼液各试验组的OD680均高于各自对应的中温沼液试验组0.13以上,高温55℃厌氧发酵后沼液更利于微藻培养。  相似文献   
10.
松尺蠖(B up a lus p in ip aria L innaeus)是鳞翅目、尺蛾科的一种危害云南松、华山松针叶的害虫。在盐源县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周围土壤中越冬。翌年2月上旬开始活动,3月中旬至5月下旬幼虫取食危害盛期,6月下旬幼虫下地化蛹,8月中旬为成虫羽化始期,8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羽化盛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虫羽化产卵结束,产后三周左右卵孵化出幼虫,9月下旬到翌年2月中旬为幼虫越冬期。其防治措施为卫生抚育、物理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生物防治和灯光诱杀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