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8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施工企业的主要成本来自于材料物资采购,正确利用采购环境,规避各类风险,规范采购行为,加大集中采购的力度,有效的节约采购成本,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对陕北延安产连翘花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的检索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陕北产连翘花中鉴定出52种化合物,占连翘花挥发油总量的70.29%,主要化学成分有烯类、烷类、醇类、醛酮、酸酯多种化合物等,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陕北产连翘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吴英博  李睿  杜伟  田锐  李航  刘新敏 《土壤学报》2018,55(6):1450-1459
基于考虑离子非经典极化作用的离子吸附动力学模型,以可变电荷黄壤颗粒为代表材料,研究了锂离子(Li+)、钠离子(Na+)和铯离子(Cs+)在黄壤颗粒表面的吸附动力学特征,进一步计算了离子在土壤/水界面的扩散距离与表面电化学参数。结果表明:(1)Li+、Na+和Cs+在黄壤颗粒表面吸附仅存在一级动力学过程并存在明显的离子特异性差异,这种差异随着电解质浓度降低而增大;(2)离子非经典极化与体积效应的共同作用决定了离子在固/液界面的扩散距离,在较高浓度电解质中,Na+和Li+的离子体积和极化效应基本平衡,导致Na+和Li+离子间差异不显著,但Cs+由于强烈的非经典极化作用,扩散距离表现为:Cs+Na+≈Li+;在低浓度电解质中,离子非经典极化作用占主导,扩散距离表现为:Cs+ Na+ Li+,表明离子扩散距离在低浓度下差异大,而高浓度下差异不显著;(3)离子扩散距离的差异导致固/液界面电位的不同,Stern电位、电荷密度和电场强度均受到离子扩散距离的影响,表面电位(绝对值)在各个浓度下均表现为:Li+ Na+ Cs+,说明表面电位仅受非经典极化作用的影响。本研究将对土壤/水界面反应理论的完善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田锐  杨华  孙雪花  桑晓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909-6911
[目的]确定高粱壳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条件及理化特性。[方法]以高粱壳为材料,用碱法提取高粱壳非水溶性膳食纤维,以料液比、碱液浓度、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并考察了提取的高粱壳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膨胀性和持水性。[结果]高粱壳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提取温度70℃,NaOH质量分数为4%,水解时间90min。对提取物的持水性和膨胀性研究表明,产品持水性、膨胀性随温度增加而增加,随着氯化钠、蔗糖和山梨酸钾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确定了高粱壳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6.
土壤有机/无机胶体凝聚的光散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华玲  李航  贾明云  田锐 《土壤学报》2012,49(3):409-416
有机/无机复合体是土壤中最重要的物质形态。本文在不同浓度的CaCl2作用下,对黄壤、胡敏酸、黄壤/胡敏酸混合胶体的凝聚动力学和凝聚体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壤、胡敏酸、黄壤/胡敏酸混合胶体的凝聚与否均强烈地依赖于体系电解质CaCl2浓度,其临界絮凝浓度(Critical flocculation con-centration,CFC)分别为1.38 mmol L-1、45 mmol L-1、15 mmol L-1。当CaCl2浓度高于CFC时,3种胶体的凝聚均表现为快速的扩散控制团簇凝聚(Diffusion limited cluster-cluster aggregation,DLCA)机制,形成分形维数分别为1.45、1.76、1.46的疏松凝聚体;当CaCl2浓度低于CFC时,3种胶体的凝聚过程对电解质浓度非常敏感,表现为慢速的反应控制团簇凝聚(Reaction limited cluster-cluster aggregation,RLCA)机制,形成分形维数高至1.58、1.86、1.56的相对紧实的凝聚体。凝聚速率越快,形成的凝聚体越疏松。在悬液中黄壤胶体自凝聚形成的结构很疏松,但是非常不稳定,而胡敏酸自凝聚体的结构非常稳定。胡敏酸的参与没有改变黄壤胶体凝聚体的结构性质,但显著促进所形成的凝聚体结构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特定pH条件下Ca2+/Cu2+引发胡敏酸胶体凝聚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晓丹  李航  朱华玲  田锐 《土壤学报》2012,49(4):698-707
土壤腐殖质颗粒与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深刻地影响着土壤中的微观过程和宏观现象的发生。而胡敏酸是土壤腐殖质的主要组成物质,本文利用光散射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a(NO3)2和Cu(NO3)2溶液中胡敏酸胶体颗粒的凝聚过程和形成凝聚体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由于Ca2+和Cu2+在带电胶体表面的吸附方式不同而对胡敏酸胶体的凝聚的影响表现出很大差异。(1)散射光强的稳定与否可以反映体系的稳定性,Ca(NO3)2体系中散射光强可以在较宽的电解质浓度范围从0 mmol L-1至20 mmol L-1内保持稳定,而Cu(NO3)2体系中光强稳定的电解质浓度范围较窄,只有0 mmol L-1至3 mmol L-1。(2)随电解质浓度的提高,两种电解质体系中凝聚体的有效粒径随时间先呈线性增长再呈幂函数增长,但胡敏酸胶体凝聚过程对Cu(NO3)2体系浓度变化的敏感性远大于Ca(NO3)2体系,并且1 mmol L-1Cu2+吸附下胡敏酸胶体的凝聚速率为69.55 nm min-1,近乎是7.5 mmol L-1Ca2+吸附下凝聚速率23.94 nm min-1的3倍,可见Cu2+作用下颗粒的平均凝聚速率远远高于Ca2+作用的情况。(3)Ca(NO3)2体系中,电解质浓度越高形成凝聚体的结构越开放,但放置50 d后分形维数变小,结构变得更加疏松,说明该凝聚过程具有可逆性;而Cu2+作用下形成的凝聚体初期结构开放度较高,在放置50 d后分形维数变大,结构更加致密紧实,说明该凝聚过程具有不可逆性。这些信息为研究腐殖质超分子聚合物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根据DLVO理论,带电胶体颗粒相互作用是范德华引力和静电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Hamaker常数是表征范德华引力的一个关键参数,因此获得胶体的Hamaker常数是定量表征颗粒相互作用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动态光散射技术测定土壤胶体Hamaker常数的新方法.并以蒙脱石、紫色土和黄壤胶体为实验材料,成功实现了其Hamaker常数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蒙脱石胶体的Hamaker常数A_(eff)=6.5×10~(-20)J,紫色土胶体的Hamaker常数A_(eff)=7.5×10~(-20) J,黄壤胶体的Hamaker常数A_(eff)=5.3×10~(-19) J.虽然理论上用动态光散射技术测定胶体的Hamaker常数应该具有一定优势.但是,由于目前没有测定Hamaker常数的标准方法,本法的精读验证难以实现.所以,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测定物质Hamaker常数,其可靠性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进行确认.  相似文献   
9.
泸西县是一个农业生产县,水黄牛仍然是山区或坝区农业生产劳作不可替代的生产工具.近几年来,笔者与乡村兽医联合,使用冰蛭蜜点眼治疗水黄牛眼病14例,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整理介绍,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紫藤花挥发油的提取与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华  马荣萱  田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862-17864
[目的]研究延安产紫藤花挥发油化学成分,为其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及超声协助水蒸汽蒸馏提取紫藤花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数据系统分析法进行分析,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38种化学成分,占紫藤花挥发油总量的77.79%,成分主要有醇类、烯类、酯类、烷类和酮类等多种化合物。陕西延安生长的紫藤花所含挥发油的成分中,检测到了未曾报道的(9Z)-1,1-二甲氧基-9-十八烯、2-(3-甲基-环氧乙基)-甲醇、10-甲基十九烷、苯甲酸-2-苯乙酯、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沉香醇和3-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等化学成分。[结论]地理环境的差异,会导致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某些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