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7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黄牛杂交改良步伐有待加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西黄牛杂交改良步伐有待加快杨贤钦,磨考诗广西畜牧研究所530001广西黄牛杂交改良起步较早,1948年起即已有荷斯坦、短角牛与桂林黄牛杂交的一代杂种在广西大学农学院牧场陆续降生,井于1951年秋开始产犊产奶,头数虽少(4头),意义却甚大:开创了广西...  相似文献   
2.
鸭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该菌有21个血清型。本试验通过对发病鸭的临床诊断和病原进行分离鉴定。用本场的菌株制作灭活苗进行预防免疫,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保护率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使用分别扩增整个S1糖蛋白基因 (引物A)和S1糖蛋白基因N_端高变区Ⅰ (引物B)的 2对引物对 3个IBV标准株M41、Connecticut、Arkansas及 5个地方分离株 (C60 ,D41A ,D41B ,A112 1,A1171)进行RT_PCR扩增。用引物A时 ,有 5个IBV毒株扩增到目的片段 (172 0bp) ;用引物B时 ,所有 8个IBV毒株均得到与预计大小相符的目的产物 (2 2 8bp)。对 172 0bp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进行酶切 ,结果得出 3个不同的RFLP图谱 ,其中M41、Connecticut、D41B具有相同的HaeⅢ酶切图谱。Arkansas和D41A则分别具有互不相同的图谱 ;对 2 2 8bp的PCR产物进行DdeⅠ、RsaⅠ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根据它们的RFLP图谱 ,8个IBV毒株可分为 5个基因型。综合 2对引物的PCR产物的RFLP分析结果 ,8个IBV毒株可分为 7个基因型 ,分型的结果与传统的血清学方法吻合。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快速、简单、特异、灵敏等优点 ,为现场流行毒株的定型(基因型 /血清型 )及其S1基因变异的跟踪研究以及更有效防制传染性支气管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果长期得不到良好的控制,会造成脑、心脏、肾、眼、神经等器官的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本人行医40余年,曾选用下列方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获得良效.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鸡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集了安徽省6个主要养鸡地区65群鸡的185只病鸡共986份组织样品,对可引起免疫抑制性疾病的5种最常见病毒进行了PCR检测。结果,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禽白血病病毒(ALV)和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的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73.08%和40.91%、46.15%和25.95%、41.54%和17.84%、18.46%和7.57%、13.85%和4.86%,其中被检鸡之二重或多重混合感染的总阳性率为24.33%。调查结果证实,免疫抑制性疾病在安徽省的商业鸡群中普遍存在,并与鸡群疾病多而复杂、损失大相关。  相似文献   
6.
正黑木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食用的食物之一,也称木耳、光木耳、云耳。分类上属担子菌纲,银耳目,木耳科,木耳属。黑木耳在我国的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们就已经发现了黑木耳这种食物,而且还学会了用木耳烹饪各种各样美味的食物。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祖先是多么聪明伟大啊,为我们留下这么多财富。1黑木耳的营养价值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们虽然已经开始食用黑木耳,但它的种植技术,人们却还没有掌握,古代的人们只知道在树干  相似文献   
7.
灌浆期环境因素对稻米垩白及品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卉琳  周美兰 《作物研究》2006,20(5):393-396
综述了灌浆期温度、光照、肥料和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主要包括稻米品质的垩白以及米质形成的淀粉合成关键酶和胚乳淀粉结构的影响,并指出了今后在该领域需要深入探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近几年所选育玉米品种的表现情况,筛选出适合广西种植的玉米品种,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已审定或参加广西各类试验的玉米品种中筛选28个品种进行展示试验,以桂单162为对照(CK)品种,测定参试品种籽粒产量、全株生物产量及青贮玉米品质指标(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和淀粉)。结果表明,玉米籽粒产量排名前6的品种为桂单203、桂单669、桂单236、桂单662、桂单665和桂单551,其中桂单203每667m~2籽粒产量最高,为686kg,较桂单162(CK)增产34.25%;全株生物产量排名前10的为桂单669、桂单236、桂单901、桂单550、桂单203、兆玉200、桂单662、桂单658、GU1732和GU1743,每667m~2均不低于4.30t,其中桂单669最高,达到4.84t,较桂单162(CK)增产12.56%。青贮玉米品质分析达到二级标准的有桂单165,达到三级标准的有桂单665、桂单552、桂单658、GU1739、贺玉208和GU1743。综合来看,桂单203适合作粒用玉米,桂单658和GU1743适合作青贮玉米,若用于粮饲兼用型玉米则应根据当地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必要时可多品种进行混合种植。  相似文献   
9.
10.
为从病原学上准确了解PRRS在广西的流行情况,笔者于2004年从广西25个出现可疑PRRS症状的猪场共采集病料156份,应用RT-PCR技术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检出阳性病料62份,阳性率达40.7%(62/156);阳性场14个,猪场阳性率为56%(14/56),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