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了解嘧菌酯在柑橘园土壤中的消解动态规律,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对贵州、湖南、浙江3地的橘园土壤中嘧菌酯残留进行了检测,并建立了嘧菌酯在土壤样品中的残留检测体系.结果表明,在试验检测条件下,嘧菌酯的最小检出量为1×10-11 g,相对保留时间为4.86 min;添加回收率为98.3%~105.4%,变异系数为5.0%~7.2%,标准偏差为5.15%~7.15%,均能达到我国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湖南、浙江、贵州柑橘园土壤中嘧菌酯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4.0、13.2、11.6d.这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嘧菌酯在土壤中消解较快,不会造成土壤中累积性残留污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灌溉沟渠水和沉积物中的双酚类化合物(BPs)的种类、浓度与分布特征。【方法】通过优化检测条件,建立可同时检测3种BPs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HPLC-FLD)检测方法。通过比较过滤和离心2种处理方法对灌溉水样的检测效应,确定适宜的样品前处理方法。通过实地采样检测,分析菜地和稻田沟渠水和沉积物中主要BPs的质量浓度和分布特征,建立了线性良好的HPLC-FLD检测方法。【结果】双酚S(BPS)的LOD为0.2 μg/L;双酚F(BPF)和双酚A(BPA)的LOD均为0.02 μg/L。沟渠水样经离心处理后的添加回收率达到76.69%~99.03%。沟渠水和沉积物中BPF的检出率和检出量较高,检出率分别为100%和88.89%;最大检出量分别为1.45 μg/L和587.4 μg/kg。沉积物中BPF、BPA和BPS的质量浓度最高为水相中的962.95、871.82倍和72.81倍。【结论】灌溉水中悬浮颗粒物较多,采用离心处理水样相比过滤更为适宜。BPF和BPA易附着在颗粒物上,而BPS则易存在于水中。BPF是本次检测的灌溉水及其沉积物中的主要BPs。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研和层次分析,对长沙周边农村垃圾产生现状、现有垃圾处理模式的比较和其选择的层次分析进行研究。针对模式选择中的影响因素:政府投入及重视程度、处理效果、处理成本和运行管理难度,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常见的3种处理模式:分类回收+集中收运、分类回收+就地处理和混合集中收运进行分析比较,提出因地制宜推行垃圾分类处理模式,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提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绿清灵主要成分为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主要用作柑橘杀螨剂。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微量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得到了可较好检测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间接光度色谱法的分析条件,确定以对氨基苯磺酸(SAA)为离子对试剂,流动相为甲醇:水(2.5mmol/LSAA)=25:75,流量0.3mL/min,温度38℃,检测波长294nm。并对其在土壤中的残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在橘园土中残留较少,不会造成在土壤中累积性残留。  相似文献   
5.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对阿维菌素类农药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NPEOs) 及4-n-壬基酚 (以下简称NP) 进行检测,分析乳油 (EC)、水乳剂 (EW)、悬浮剂 (SC) 和微乳剂 (ME) 4种剂型中NPEOs和NP含量的分布特征。以甲醇为油基模拟物浸泡样品外包装材料 (塑料),对其中NPEOs和NP的溶出迁移进行检测,并对制剂中NPEOs和NP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在4种类型制剂中,NPEOs检出率为60.47%,NP检出率为62.79%,两者均检出的占51.16%。复配制剂中NPEOs及NP检出率高于单剂。4种剂型中NPEOs和NP的检出量均值及中位数从高到低依次为:EC > EW > ME > SC。NPEOs和NP最高含量均出现在EC中,分别为6.83%和8.41%。EC制剂中NPEOs多于NP,而EW制剂中两者使用相当。2 h NPEOs和NP的迁移量分别为0.16~49.34和0.19~18.05 μg/cm2,30 d的迁移量分别为0.76~66.48和2.84~137.79 μg/cm2。试验初期,NPEOs溶出迁移相对NP更易趋于稳定,而至15 d时NPEOs和NP的迁移量接近,分别占30 d迁移量的46.64%~100.82%和46.89%~102.03%。外包装塑料中NP贡献率高达2.568%,而NPEOs贡献率最大为0.241%,30d NP贡献率是NPEOs的1.66~107.51倍,并且塑料袋中NP贡献率比塑料瓶中的大。农药外包装塑料中NP的使用量相对于NPEOs更多,生产过程中的添加仍是制剂中NPEOs和NP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赤泥颗粒对韭菜吸收污染土壤中铅锌的抑制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通过添加赤泥颗粒修复铅锌污染土壤,按照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期种植非菜的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分析赤泥颗粒对土壤中重金属的钝化行为与机理,确定赤泥颗粒对土壤修复和对韭菜生长促进最佳的添加量.结果表明,赤泥颗粒能缓释OH-,促进重金属铅、锌化学形态转化和抑制生物吸收.铅、锌污染土壤修复的最佳赤泥...  相似文献   
7.
改性赤泥-沸石修复材料对土壤中镉的稳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改性赤泥和沸石混合材料在镉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通过连续提取测定重金属镉形态变化,分析修复土壤中有效硅含量、土壤p H值等对镉的稳定化影响。结果表明:土壤p H值受沸石的影响较大,添加5%沸石时土壤p H值最高(8.36);添加改性赤泥-沸石混合材料增加了土壤有效硅含量,添加量为10%时,增幅高达359.1%,而对土壤p H值基本无影响(6.92~7.35);添加量5%且改性赤泥、沸石配比3∶1时对镉的转化促进效果最明显,有效降低离子交换态镉79.31%和碳酸盐结合态镉45.17%,残渣态镉则显著增加,增幅高达170.84%。混合材料以改性赤泥为主,赤泥与沸石添加比例控制在3∶1内,铁锰氧化态镉含量和残渣态镉含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R=-0.975 1)。施用该混合材料在增加土壤中有效硅的同时能促进镉向稳定的残渣态转化。  相似文献   
8.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是杀螨剂绿清灵的有效成分。通过实验建立了土壤中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残留测定的间接光度色谱方法。确定了最优分析条件:ODS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含2.5 mmol/L 的对氨基苯磺酸)=25∶ 75(体积比),流量0.3 mL/min,温度38 ℃,检测波长294 nm。该方法检测限(LOD)为1.968×10-9 g,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 9,满足残留检测要求。残留分析结果表明:按推荐使用质量浓度66.7 mg/L施药时,残留量在 LOD~4.157 mg/kg之间。施用30 d后在土壤中无检出,不会造成在土壤中的累积性残留。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通过添加赤泥颗粒修复铅锌污染土壤,按照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期种植韭菜的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分析赤泥颗粒对土壤中重金属的钝化行为与机理,确定赤泥颗粒对土壤修复和对韭菜生长促进最佳的添加量。结果表明,赤泥颗粒能缓释OH-,促进重金属铅、锌化学形态转化和抑制生物吸收。铅、锌污染土壤修复的最佳赤泥颗粒添加量为5%,此时,土壤中铅、锌的生物有效态含量在修复期内分别降低了41.03%、26.55%;结合铅锌污染土壤修复与韭菜生长影响,初步确定赤泥颗粒的最佳施用量为1%,此时,土壤中铅、锌的生物有效态含量在修复期内分别降低了24.81%、15.9%;赤泥颗粒对铅锌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大小为铅〉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