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园艺   9篇
  202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辣椒黄绿苗突变体的选育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磁带 椒黄绿苗突变体是辣椒叶色隐性突变体。该突变体黄绿色遗传性状稳定,苗期遗传标记性状明显,抗苗期疫病等,在杂交育种及品种纯度鉴定上有极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志虎  罗秀龙  宋春 《种子》2000,(5):57-58
采用2种豇豆人工杂交授粉方法,结合花序柄长短及不同授粉时间进行授粉效果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选用长花序柄露出柱头法在开花前2天授粉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辣椒黄绿苗突变体对良种繁育及纯度鉴定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辣椒黄绿苗突变体(Mutant)遗传性状稳定,苗期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 GM)性状明显,在良种繁育及杂种纯度鉴定上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半地下式日光温室冬季大豆芽苗无土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 ,我们利用半地下式日光温室 ,采用覆盖草包、地膜、遮阳网等措施进行大豆芽苗冬季无土栽培技术研究 ,取得了显著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为发芽率 85%的大豆商品种。1.2 半地下式日光温室的建造 温室方位的确定以坐北向南的坡地为宜 ,但南坡冬春季节早晨雾气较多 ,至午后才基本散尽 ,冬春季太阳辐射能以西南向坡地吸收最多 ,所以温室方位以西南坡为最佳方位。面积以不超过 3 0 0m2 (米2 )为宜。半地下式日光温室前墙高约 60~ 80cm(厘米 ) ,不宜过高 ,以防遮荫。跨度一般 6 4~ 6 8m(米 ) ,顶高为 2 9~…  相似文献   
5.
6.
对豇豆采用两种人工杂交授粉方法,结合花序柄长短及不同授粉时间进行授粉效果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选用长花序柄露出柱头法在开花前2天授粉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同年限退耕草地持水性能,为喀斯特地区退耕草地持水性能和水土保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贵州省安顺市喀斯特地区不同年限退耕草地(5,10,15,20 a)和耕地(对照CK)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替代法”研究凋落物蓄积量、持水量和拦蓄量以及土壤剖面容重、孔隙度、颗粒组成、含水率及持水量随退耕年限的变化特征。[结果] ①凋落物层蓄积量、最大持水量、最大拦蓄量和有效拦蓄量均表现为:15 a>20 a>10 a>5 a,且凋落物层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的关系分别符合对数函数和幂函数。②退耕草地砂粒含量和容重随着退耕年限的延长均呈现出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粉粒、黏粒、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的变化规律与土壤容重相反。③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持水总量表现为:10 a>20 a>15 a>5 a>CK,其中土壤层最大持水量贡献率达到99%以上。[结论] 退耕草地不仅增加了凋落物层的生物积累、拦截降雨作用和持水性能,还在改善土壤结构和孔隙状况的同时,提高了土壤持水性能。退耕草地均在退耕10 a以后逐渐趋于稳定。因此,建议在退耕10 a以后种植落叶树种。  相似文献   
8.
中早熟辣椒镇研 3号是以江苏本地羊角椒自交系Y90 0 7为母本 ,以由甘肃酒泉引进的甜椒自交系T92 18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果实牛角形 ,纵径 12~ 15cm ,肩部横径 4.7cm ,肉厚 0 .35cm ,平均单果质量42g ,果面光滑 ,青熟果绿色、味微辣 ,适宜在长江流域或南菜北运基地早春保护地、秋延后及露地栽培 ,6 6 7m2 产量 35 0 0~ 40 0 0kg。  相似文献   
9.
镇江寒青是从地方品种雪克青的自然混杂群体中选择优良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1998年通过镇江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耐寒、抗病、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尤其适合长江流域作越冬菜栽培.1994~1996年经我市菜区多点试验示范,比主栽品种苏州青增产20%~30%,严冬年份增产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2001年镇江市润州区蒋乔镇农科站从日本龟嵩集团仁多开发有限公司引进日本有臭超大型大蒜。通过3年的引种、试种,我们初步掌握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与种植技术,并于2004年9月开始出口日本,并取得了较好效益。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