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玉米脱镁叶绿酸氧化酶基因ZmPAO序列多态性,并挖掘该基因与玉米成熟后期穗位叶叶绿素组分含量相关的功能位点,为基于ZmPAO开发功能标记提供结构信息,有助于对玉米成熟后期叶绿素代谢遗传机制的理解。【方法】以141份具有广泛遗传变异的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组成关联群体,以2个环境7个时间点的叶绿素组分含量为表型数据,利用Tassel 5.0通过混合线性模型 (MLM,mixed linear model) 开展玉米脱镁叶绿酸氧化酶基因 (ZmPAO) 与成熟后不同时期叶绿素组分变化的相关变异位点的关联分析,并对性状的有效关联位点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在玉米生长后期大部分取样时间点的叶绿素组分含量变异较大,叶绿素a普遍低于叶绿素b的含量,最终总叶绿素 (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和) 有下降趋势。结果共鉴定ZmPAO中19个有效功能位点,其中4个处于外显子区,1个位于UTR区域,其他均位于内含子区域;功能位点对叶绿素组分含量变异的表型解释率在3.89%~16.57%,总表型效应在5.24%~41.78%。来自第6个内含子的位点S3235对于Yang-chlb6有高达16.57%的表型解释率;第7外显子S3675分别解释了Yang-chla1和Yang-chlb1表型变异的12.16%和14.14%。性状显著单倍型中有利位点和关联分析的变异位点偏好相似。【结论】有效功能位点挖掘和性状单倍型分析表明,ZmPAO外显子发生了2个氨基酸变异,均由疏水氨基酸转化为亲水氨基酸,说明该基因可能通过蛋白结构的变异进行调控,但较多关联位点处于非编码区,说明该基因也受转录水平的调控。转录水平受环境影响较大,故导致该基因出现不同地点因播期和生育期的不同找到的关联位点并不一致,但有效变异位点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犬脓皮病致病菌的种类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细菌培养、分离、革兰染色和生化试验等方法鉴别病原菌;采用Kirby-Bauer药物纸片琼脂扩散法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病犬发病部位的病原菌为中间型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间型葡萄球菌对头孢拉啶和头孢氨苄敏感,敏感率为20%;对羧苄西林和头孢他啶中度敏感,中度敏感率为20%;对红霉素、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青霉素和苯唑西林产生耐药,耐药率为6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拉啶和头孢氨苄敏感,敏感率为20%;对羧苄西林和哌拉西林中度敏感,中度敏感率为20%;对红霉素、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青霉素和苯唑西林产生耐药,耐药率为60%。  相似文献   
3.
目的 水稻产量关乎全人类的粮食安全,如何有效地预防和高效地检测水稻病虫害是智慧农业领域的重要课题。深度学习由于具备自主学习图像特征等优异性能,成为水稻病虫害识别的首选方法。但在自然环境下,数据集偏小,且容易受到复杂背景的影响,在训练过程中容易产生过拟合,以及细微特征难以提取等问题。本研究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方法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ResNet的多尺度双分支结构的水稻病虫害识别模型(MSDB-ResNet)。在ResNet模型的基础上,引入ConvNeXt残差块,以优化残差块的计算比例,构建双分支结构,通过调整每条分支的卷积核大小,提取输入病害图像中大小不同的病害特征。针对现实环境复杂、数据集太小、过拟合等问题,利用从自然环境拍摄到的5932张水稻病虫害图像,使用随机亮度、运动模糊等数据预处理方法,以及镜像、裁剪、缩放等数据增强方法,将数据集扩充到20000张,训练MSDB-ResNet模型识别4种常见的水稻病害。结果 MSDB-ResNet在水稻病虫害数据集上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识别准确率高达99.10%,较原ResNet 模型提高了2.42个百分点,明显优于AlexNet、VGG、DenseNet和ResNet等经典网络。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和极强的鲁棒性。结论 MSDB-ResNet模型在水稻病虫害识别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先进性,可为实现复杂背景下的水稻病虫害识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不同光照条件下玉米苗期叶绿素指数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玉米苗期叶片叶绿素光照强度响应的遗传规律,本研究以玉米骨干自交系K22与Dan340为父母本构建的192个重组自交系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对苗期玉米不同叶片黑暗处理前后叶绿素指数SPAD进行了QTL定位分析。分析结果共检测到位于1号、2号、5号、6号、8号染色体的19个QTL,单个QTL可解释4.80%~14.32%的表型变异。其中黑暗处理前分别定位到位于1号、2号、5号、6号染色体的10个QTL,黑暗处理后共检测到位于1号、5号和8号染色体的5个QTL;同时以黑暗处理前后的叶绿素指数差值作为考察叶绿素降解的指标,共检测到位于5号、6号和8号染色体的4个QTL。研究结果说明不同部位叶片的叶绿素调控机理有所不同,而且不同部位叶片光照响应也不同,该结果可为探究叶片光照响应遗传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复方中草药对犬源葡萄球菌的体外抑制作用效果,将30种单味中草药配伍后得到20种复配物并制成水提物,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草药复配物对犬源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利用琼脂扩散法测定中草药复配物对犬源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结果表明,编号为15和16的中草药复配物对犬源葡萄球菌体外抑菌效果最好,最低抑菌浓度均为31.25mg/mL,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1.0mm和38.0mm,犬源葡萄球菌对这2个复方均表现为极敏;其他复方中草药对犬源葡萄球菌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为兽医临床筛选高效低毒的复方中草药制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