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敌昆虫多是不透明的小型虫体,在镜检或显微摄影时,光源需直射观察部位。因而光源的质量直接影响镜检与摄影的效果。目前,一般显微镜多采用沪产6伏15瓦显微镜灯,这是一种光强度较弱的散射光源。实践表明,使用这种光源灯,在双目立体显微镜下观察时,一些重要特征的清晰度和分辩力都较差,不能满足鉴定和摄影的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于1981年对沪产6伏15瓦显微镜灯作了一些改进,在只需增加几个简单零件的条件下,将该灯散射光源的光强度由16,000米烛光提高到145,000米烛光(XZ—1型相对照度计测定),且可随意调焦,用散射光或调到直径为3毫米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海河流域滦河水系的生态完整性和底栖动物群落的恢复,2013年5—8月对滦河水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初步调查,共检测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90种,隶属于7纲11目65属。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对滦河水系的水质进行了初步评价,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对23个定量采样点的类型做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水生昆虫23种,占26%;甲壳类2种,占2%;环节动物9种,占10%;软体动物10种,占11%;摇蚊幼虫46种,占51%。生物多样性指数表明滦河水系的整体水质为轻度污染,底栖动物的多样性与底质类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黑龙港运东水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与时空分布模式,2013年6月对海河流域黑龙港运东水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采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该水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并对其进行聚类和因子分析。共检测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64种,隶属3门6纲21科49属,其中昆虫纲34种(53.1%),腹足纲13种(20.3%),寡毛纲9种(14.1%),瓣鳃纲4种(6.2%),甲壳纲3种(4.7%),蛭纲1种(1.6%)。结果表明该水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种类组成以昆虫纲的摇蚊为主,而生物量组成则以腹足纲的种类为主。该水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相对简单,物种多样性较低,生物量和密度分布不均匀,但漳卫新河和南运河段物种较为丰富。使用耐污种寡毛纲颤蚓科来指示水体污染程度,该水系各河流中游污染较轻,上游和下游河段均呈中度或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4.
5.
6.
植物根系是固定植株、获取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作为连接植物体与土壤环境的枢纽,根系的发育状况直接关系着地上部分的形态建成。由细根及其根毛组成的微根系是根系功能的关键组织。由于土壤中根系的非直观性和根系自身的复杂立体构型,常规研究方法很难准确测定根系的变化动态。微根系原位观测技术、方法的出现为原位根系研究提供了可能的手段。近年来,可用于观测微根系二维形态与立体构型的多种类型的原位生长系统、装置被研制出来,一些根系图像分析软件也不断开发和改进,大大提升了原位根系研究的准确性。本文介绍了几种用于原位微根系观测的装置和图像分析软件与计算方法,并比较了不同方法与软件之间的优劣,指出原位观测研究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以期对后续植物微根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农业物种分类与编码是实现农业信息标准化的基础,也是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通过对网络农业信息分类现状和农业物种分类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农业产业信息化应用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农业信息化应用的农业物种分类和编码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
光呼吸抑制剂对世纪无核葡萄果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光呼吸抑制剂对葡萄品种世纪无核果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它能提高叶片光合速率,使果形指数增大,果粒增大,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鼠伤寒沙门菌高免血清并纯化抗体,构建免疫磁珠,进行吸附效果评价,为建立鼠伤寒沙门菌快速检测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试验兔制备高免血清,检测效价后纯化提取IgG抗体,纯化后的抗体采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方法与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偶联,制备出鼠伤寒沙门菌免疫磁珠。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通过免疫磁珠对样品中的鼠伤寒沙门菌进行富集分离,将鼠伤寒沙门菌捕获到磁珠表面,达到检测鼠伤寒沙门菌的目的。【结果】制备出的血清效价达1∶51 200,纯化后的抗体特异性强,仅与鼠伤寒沙门菌有凝集反应,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均无凝集反应;制备的免疫磁珠能够富集奶样样品、肉样样品与蛋黄样品中的鼠伤寒沙门菌,灵敏度为101CFU/mL。【结论】该研究制备的鼠伤寒沙门菌免疫磁珠,能够有效富集各种样品基质中的鼠伤寒沙门菌,有望用于鼠伤寒沙门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聚乙二醇引发对盐胁迫下棉种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棉花在盐胁迫下的出苗率,争取全苗、壮苗,以棉花种子为试验材料,使用蒸馏水和5%、10%、15%聚乙二醇(PEG-6000)进行6、12、24 h引发,根据发芽势(GP)和发芽率(GR)筛选出最适引发条件。后续以未引发种子为对照,使用筛选出的最佳引发条件进行引发,分别于4个NaCl浓度(0、50、100、150 mmol·L-1)下进行萌发,研究种子引发对盐胁迫下棉种萌发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5% PEG-6000引发12 h为最佳引发条件,并且在后续的NaCl胁迫下同样表现突出。在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下,引发后种子的GP、GR、发芽指数(GI)和活力指数(Ⅵ)均较未引发出现了显著提高。对萌发7 d棉种形态特征的研究发现,下胚轴长度和根长在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下分别提高了17.95%~30.37%和12.93%~74.96%。种子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经过引发的棉种萌发7 d其根系活力提高了6.84%~39.32%;萌发2、4、6 d,种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未引发种子相比同样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而种子内部的H2O2、丙二醛(MDA)含量却降低,说明PEG引发可以通过增强种子内部抗氧化酶活性和缓解膜脂过氧化程度来提高棉种的耐盐能力。本研究为提高棉花在盐胁迫下的出苗率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