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碘缺乏症是动物机体摄入碘不足引起的以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机能减退,流产和死产为特征的慢性疾病。该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掌握大荔县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通过在大荔县盐碱地种植水稻,设置空白对照(CK),比较分析了土壤p H、电导率、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p H、电导率下降越多,水稻产量越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提高越高,水稻产量越高。种植水稻可有效改善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3.
玉米种植模式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氮素淋失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探索砒砂岩与沙的最佳混合比例,使其大规模应用于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发展农业种植,防止地下水污染.本文进行了不同比例的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种植玉米的小区试验,在玉米生长期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测其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对不同混合比例下复配土的氮素淋失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铵态氮含量在各混合比例的复配土中较低,均在2.5 mg/kg以下,未出现累积情况;(2)砒砂岩与沙在不同的混合比例下均存在硝态氮淋失;(3)砒砂岩与沙混合比例为1∶2时,硝态氮主要累积在0-40 cm,且无机氮累积量最高,其玉米产量高达9 900 kg/hm2.对种植玉米而言,推荐采用1∶2的砒砂岩与沙混合比例进行推广开发.  相似文献   
4.
运用能值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对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将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益生态因子量由能值转换率转化为同一标准的太阳能值,对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益外部性进行计量,结合本地区的能值/货币比得到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益的外部性价值。对榆林市孟家湾项目区案例研究显示,该项目区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益能值主要体现在防风固沙、保育土壤以及固碳供氧效益。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取20kg左右的杜长大育肥猪30头,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的设计方法,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20%发酵饲料的日粮.结果表明,试验组育肥猪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70g,料重比降低7.91%,粪便排泄量减少8.45%.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土地资源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大荔县沿黄盐碱地数量巨大,土壤盐碱化对当地经济发展、农业推广等均造成了巨大影响,沿黄盐碱地整治已逐渐成为保障耕地数量、缓解人地矛盾以及促进当地农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大荔县范家镇营田村沿黄盐碱地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以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为基础,构建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得出研究区综合效益评价分值为92.65,达到了“优良”等,综合效益显著。项目的建成,在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大荔沿黄湿地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