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不同根部微灌水器对云南红壤和黄沙土水分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探索根部微灌水器类型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和作用规律,是提高根部微灌水效率的有效途径。该文研究了根部微灌水器类型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试验采用2种灌溉方式(地上滴灌和根部微灌)、2种灌水器(流量可调式灌水器和内镶贴片式滴灌带),测定各处理在3种灌水时长(5、15和30 min),在2种土壤(云南红壤土和黄沙土)时的土壤水分含量。结果表明:1)灌水器种类与土壤类型、灌水器种类与灌水时长对土壤水分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但三者之间没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2)流量可调式灌水器四周配有8个水平出水孔,其灌溉水在2种土壤中向四周渗出的水平宽度都较宽(25 cm左右),而内镶贴片式滴灌带只有1个向下单孔,灌溉水向四周渗出的水平宽度均较窄(16 cm左右);3)在红壤土中,根部微灌内镶贴片式滴灌带的高含水率区域更接近于作物根部区域,而地上滴灌的高含水率区域基本上集中在花盆土壤的上部区域;4)在红壤土中,基质势对灌溉水的运移起主要作用,而在黄沙土中重力势起主要作用;5)在红壤土中,灌水时间越短,土壤面积百分比为70%时对应的区域越集中在较窄的和较低的土壤含水率区段,且各区段是连续的,灌水30 min时,它所对应的土壤含水率区段最宽,土壤水分分布均匀性也最高;在黄沙土中,随着灌水时间的增加,土壤面积百分比为70%时所对应的土壤含水率区段范围大,且黄沙土所对应的分布区段大于红壤土,表明红壤土水分分布不均,而黄沙土水分分布较均匀。该文为提高根部微灌系统使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干腌火腿传统手工揉制加工生产率低、含盐量高、品质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机械式揉制加工方法。以HTRZJ500型火腿揉制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火腿揉制加工中腿坯运动和受力的分析与仿真:首先以干腌火腿为研究对象建立其腿坯的空间力学模型,绘制出腿坯在稳定揉制状态下的7个关键工位图谱;然后结合工位图谱与火腿揉制机揉制装置的结构尺寸,计算出腿坯全程被凸轮顶揉次数约36次,总时间约12 s,揉制力出现的两次峰值大小分别为609 N和973N;最后运用Solid Works软件创建了揉制装置虚拟样机,并通过Solid Works Motion仿真研究了腿坯揉制加工过程中的运动和受力规律。运动仿真结果表明:腿坯在整个揉制过程中持续振动,在4 s的仿真时间中出现了两次揉制力峰值,大小分别为677 N和994 N,与工位图谱对应位置的揉制力计算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0%和2.1%,仿真模型较为合理。该文结合工位图谱分析法和虚拟仿真技术揭示了干腌火腿的揉制加工运动机理和揉制力的变化规律,为火腿揉制机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微灌系统堵塞原因和抗堵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灌是节水灌溉技术中效率最高的一种,但微灌系统的灌水器极易堵塞,严重影响该系统的正常工作。主要从灌溉水源、灌溉方式、灌水器构造3方面分析微灌系统堵塞的原因,并从灌水器构造、灌溉水化学处理、灌溉系统管理3方面探讨抗堵方法,以期解决微灌系统的堵塞问题,提高微灌系统的灌水效率。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意大利帕尔玛火腿加工的主要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包括原料肉的准备、上盐、腌制、清洗干燥、发酵成熟和质量管理等,以及原料肉、盐分、温度、相对湿度等各因素对火腿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我国传统干腌火腿的加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我国节水灌溉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从传统漫灌到喷灌以及微灌等国内农业灌溉各种方式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我国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于我国各个地区的一种灌溉方式,做到某一种灌溉方式能与该地区环境相协调、相适应,从而发挥某种灌溉方式的优势特点,达到更好的生产效益和节水灌溉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意大利帕尔玛火腿加工的主要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包括原料肉的准备、上盐、腌制、清洗干燥、发酵成熟和质量管理等,以及原料肉、盐分、温度、相对湿度等各因素对火腿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我国传统干腌火腿的加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新型棚内小型人力三七精量播种机,该机器主要由传动装置、排种装置、机架等组成.工作时,小轮可以升起一定高度,保证机架平衡;运输时,小轮轴可以自由旋下,保证与大轮在同一水平面上;播种时,大轮经二级传动带动排种器旋转,大轮转一圈,排种盘转12圈,共完成播种48粒,株距5 cm.该机器按照行距4 cm在机架并排安装精量播种单体15个,单次可以完成播种15行,大大地提高了播种效率,降低了农民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