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基于静止气象卫星的河北平原实际蒸散量遥感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利用中国第1 颗可操作性静止气象卫星风云2 号C 星(FY-2C)数据结合中等分辨率航天成像光谱仪MODIS 产品估算河北灌溉农田实际蒸散量(ET)的方法, 其中FY-2C 的第1、2 波段用于反演区域地表温度, 再结合16 d MODIS 合成的植被指数产品(MOD13), 得到地表温度与植被指数的三角空间分布图(Ts-NDVI)。通过Ts-NDVI 空间分布的关系, 利用改良三角算法得到区域的蒸发比(EF)。最后结合MODIS 地表反射率产品MCD43 估算得到的日净辐射量, 根据能量平衡计算得到该地区的日实际蒸散量。模型结果与地表Lysimeter 观测数据比较, 显示该模型估算得到的蒸发比和日蒸散量结果较为合理, 误差在可接受范围。此外, FY-2C 用于估算地表ET, 其时间分辨率具有较强的优势, 从而为获得多幅无云蒸散图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京津走廊麦田蒸散及其与地下水位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区域遥感模型rGIS-ET分析1992年4月至2001年4月京津走廊麦田蒸散及其与地下水位变化结果表明,同一县内麦田蒸散量空间变异明显,10年来麦田耗水呈减少趋势,但由于补给滞缓性等原因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且地下水位的季节变化和冬小麦用水密切相关,蒸散量的空间变化可间接反映地下水位采水变化。遥感技术可能为较准确估算小单位地下水用水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