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外资     
利用外资利用外资的方式可分三类:(1)借用外资。包括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出口信贷、外国商业银行贷款、对外发行债券、本国银行在国外吸收存款等。(2)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包括与外商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与外商合作勘探开发等。(3)...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基于数字图像识别番茄叶部病害的准确率,适应不同分辨率条件下的应用需求,并满足实践拍摄条件的不确定性,以番茄晚疫病、花叶病、早疫病叶片图像为研究对象,选择HSV模型中的4维H分量等量分割波段作为颜色特征,基于灰度差分统计的均值、对比度和熵3维特征作为纹理特征,融合7维特征向量作为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的输入,用粒子群算法(PSO)优化SVM模型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融合灰度差分统计与H分量4维特征的病害识别模型准确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3.
太得肥——植物营养素太得肥是济南教育学院与国家重点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联合研制开发的新型高效植物营养素。是国家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先后荣获国家农业科技攻关最佳项目奖、全国科技精品金奖、全国最受欢迎的农业高科技新产品奖等多项大奖。本品是植物所需要的多种必需...  相似文献   
4.
棉花保苗剂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制的棉花保苗剂1997年获国家发明专利。该成果有效的解决了植棉中因土壤盐渍、干旱、低温和病害而导致的出苗率低、死苗多、苗弱、晚发等问题。多年来在黄淮海流域和长江以北部分棉区 ,通过多点田间试验和示范样板 ,肯定了棉花保苗剂在不同类型棉田上的保苗、增产效果 ,平均增产籽棉29.8公斤 ,增产率19.0 % ,尤其在盐渍土和旱薄地上效果更突出 ,使棉苗耐盐临界指标由0.4 %提高到0.6 % ,为盐渍土壤棉花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增产措施棉花保苗剂@舒欣  相似文献   
5.
基于改进Multi-Scale AlexNet的番茄叶部病害图像识别   总被引:13,自引:11,他引:2  
番茄同种病害在不同发病阶段表征差异明显,不同病害又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传统模式识别方法不能体现病害病理表征的动态变化,实用性较差。针对该问题,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一种适用于移动平台的多尺度识别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开发了面向农业生产人员的番茄叶部病害图像识别系统。该文详细描述了AlexNet的结构,分析其不足,结合番茄病害叶片图像特点,去除局部响应归一化层、修改全连接层、设置不同尺度卷积核提取特征,设计了基于AlexNet的多感受野识别模型,并基于Android实现了使用此模型的番茄叶部病害图像识别系统。Multi-ScaleAlexNet模型运行所耗内存为29.9MB,比原始AlexNet的内存需求652MB降低了95.4%,该模型对番茄叶部病害及每种病害早中晚期的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2.7%,基于此模型的Andriod端识别系统在田间的识别率达到89.2%,能够满足生产实践中移动平台下的病害图像识别需求。研究结果可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作物病害图像识别提供参考,为作物病害的自动化识别和工程化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6.
“92冬繁2 -3”是由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经复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作单季稻栽培时全生育期153天左右。其株型较紧凑 ,茎杆粗壮 ,耐肥抗倒 ,分蘖率中强 ,成穗率高 ,产量高而稳 ,667平方米产530公斤~550公斤。米质优良 ,米色透明 ,无心白和腹白 ,米质指标基本达到农业部部颁食用优质米一级标准 ,米饭清香、柔软且富有弹性 ,是一个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优质中熟晚粳新品种 ,1999年已在上海市郊推广种植10余万亩。“92冬繁2 -3”既适宜移栽又适宜直播和抛秧栽培 ,作直播稻栽培宜在5月下旬~6月上旬播种 ,…  相似文献   
7.
丁兰  顾宝  李培楹  舒欣  张剑侠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14):2500-2514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SAP(Stress Associated Protein)家族在葡萄基因组中的数量、结构,利用qRT-PCR技术分析SAP家族的生物节律和在激素、非生物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探究SAP家族在葡萄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在前期从山葡萄‘双优’(Vitis amurensis cv. Shuangyou)和欧洲葡萄‘红地球’(Vitis vinifera cv. Red Globe)0℃寒胁迫下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出表达量明显上调的基因SAP15基础上,利用NCBI和葡萄基因组数据库中的BLAST功能,根据SAP家族的保守结构域,鉴定葡萄基因组中的SAP。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MAN5.0、MEME、GSDS2.0、ExPASy和MEGA6等对VvSAPs序列、基因结构、蛋白质结构、理化性质、染色体定位和进化树等进行分析。采用qRT-PCR方法检测VvSAP家族的生物节律和在激素、逆境处理下的表达特征。【结果】从葡萄(Vitis vinifera)全基因组中鉴定得到15个SAP家族成员,均含有AN1保守结构域,大多含有A20保守结构域。按照其保守结构域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依次命名为VvSAP1VvSAP15,可分为Class Ⅰ、Class Ⅱ和Class Ⅲ三类。理化性质分析表明,VvSAP家族编码氨基酸数目介于109—293,理论等电点分布在7.99—9.68。染色体定位分析发现,该基因家族的15个基因分布于葡萄的9条染色体上,其中第8条染色体上分布最多,有3个VvSAP。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VvSAP家族主要在细胞核、叶绿体和细胞骨架中进行表达。VvSAP家族的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基因结构分析表明,VvSAP1VvSAP12的DNA序列中均无内含子,VvSAP13VvSAP15的DNA序列中有1个内含子,基因结构高度保守。qRT-PCR分析结果表明,在VvSAP家族成员中,VvSAP1VvSAP9在无处理和各处理下(激素和非生物胁迫)均表达极低或不表达,初步鉴定为假基因。除VvSAP10在400 mmol·L -1 NaCl处理下呈下调表达,其余基因均在50 μmol·L -1 ABA、100 μmol·L -1SA和400 mmol·L -1NaCl处理下呈上调表达,其中,VvSAP10VvSAP14显著响应50 μmol·L -1 ABA胁迫,处理24 h后相对表达量分别上调为0 h的37.19、36.63、21.69、58.34和267.35倍;VvSAP8VvSAP11在NaCl处理4 h后相对表达量最高,分别为0 h的13.16和12.42倍;在4℃低温胁迫下,相对表达量上调最高的是VvSAP15,处理后8 h相对表达量为0 h的35.90倍。 【结论】从葡萄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5个SAP家族成员,初步鉴定得出VvSAP1VvSAP9为假基因,15个基因分别分布于9条染色体上,并且结构进化高度保守。所有成员均相响应逆境,且均有昼夜节律变化,但该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逆境胁迫下的响应程度和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以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为研究材料,探讨了不同浓度外源SA(0.25、0.5、1.0、1.5和2.0 mmol/L)对NaCl胁迫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 mmol/L NaCl胁迫下,外源添加0.25、0.5、1.0 mmol/L的SA均能减缓盐胁迫对老芒麦造成的抑制作用。综合评价分析表明,外源添加0.25 mmol/L的SA效果最为显著(P<0.05),此时老芒麦的种子发芽势、根冠比、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活性分别提高了32.58%、21.15%、69.48%和81.09%,而丙二醛含量降低了73.40%。本研究表明在盐胁迫环境下,外源SA能通过提高老芒麦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消除由ROS引起的氧化损伤等方式维持其正常生长。本研究可为老芒麦在盐渍化土壤地区的推广、应用及生态治理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